在某些情况下,交通肇事者的逃离行为可能并不构成犯罪。首先,如果逃跑行为未对受害人产生严重损伤(如伤残或死亡),亦或是未对国家或个人财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那么该行为一般不会被判定为犯罪。此外,若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当事人虽已离开事故现场,但这并不是出于逃避法律责任的目的,而是由于自身受到伤害急需治疗,或者存在其他合理的原因,那么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也可能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逃逸怎么认定标准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判定及责任分配依据这些:行为人知事故发生后驾车或弃车逃离,不报警及配合处理,未尽抢救伤员义务。若能证明不知情离开现场,责任可能减轻,但一般仍担主责。若因逃逸致责任无法界定,通常要负全责。总之,逃逸行为会导致较重责任,除非有特殊情况。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三、交通逃逸怎么处理罚款怎么赔偿
交通肇事逃逸是恶劣违法。惩治依后果严重程度,未构成犯罪,公安交管部门可罚款 200 元至 2000 元,拘留 15 天内;构成犯罪,除追刑责,还吊销驾驶证且终身禁驾。赔偿方面,逃逸方负全责,要赔受害人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如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交通逃逸在以下情形下可能不构成犯罪:
首先,如果逃逸行为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一般不构成犯罪。
其次,如果有证据表明当事人虽然离开了事故现场,但并非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因为自身受伤需要救治或者有其他合理理由的,也可能不被认定为犯罪。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