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患者诈骗罪怎么判
在对涉嫌欺诈的精神疾病患者审判中,需评估其犯罪时精神状况。若患者无法认知或控制行为,且符合法定鉴定,可免于刑事责任。但对间歇性精神障碍者,在精神正常时犯罪,仍需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并根据犯罪情节、性质及社会危害程度进行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精神病患者杀人的赔偿有哪些
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时犯罪不负刑责,但不能免民事赔偿。赔偿包括受害者治疗费、康复费、误工费等,伤残的有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死亡的有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还应给受害者家属精神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患有精神疾病之人的监护人需承担以下重要义务和职责:维护被监护者所享有的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相关法律权益;负责照料患病者的日常生活起居,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倘若被监护者因自身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伤害或损失,监护人往往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此外,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应始终遵循“最大程度地保障被监护人利益”这一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对于精神病患者涉嫌诈骗罪的判刑,需要先判断其在实施诈骗行为时的精神状态。如果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量刑时,会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规定进行判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