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判断标准为明知事故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或为逃避责任主动逃跑。未构成犯罪,处200元至2000元罚款和15天内拘留。构成犯罪,致他人重伤、死亡或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受害者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肇事逃逸赔偿标准及法律责任是什么
肇事逃逸赔偿标准:需承担受害人因事故遭受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等。具体数额根据实际损失确定。
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刑事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要承担经济赔偿,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及时救助伤者并报警,避免逃逸行为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三、肇事逃逸后自首能减轻多少处罚?
肇事逃逸后自首,一般可在法定刑的基础上减轻40%左右处罚。但具体减轻幅度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如逃逸的情节、造成的后果、自首的及时性和主动性等因素综合判断。若逃逸后未造成严重后果且自首及时,可能减轻幅度较大;若逃逸致人员重伤或死亡等严重后果,减轻幅度则相对较小。法律规定旨在鼓励肇事者在肇事逃逸后能主动投案自首,以体现对悔罪行为的宽宥,同时也维护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秩序。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通常包括: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等。处罚标准为,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如果构成犯罪,比如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