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个人中心
更多服务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最新修订
|
2024-07-26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立场,请酌情参考。
浏览10w+
薛鹏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
主办律师
专家导读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
199
字,预估阅读时间1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问题分析]:
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纠纷进行维权的问题,在劳动维权纠纷中常见的,关于仲裁不予立案救济的问题,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免费查看 >
今日已有1681人查看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10w+
浏览
劳动关系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10w+
浏览
怎么认定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有什么区别?
10w+
浏览
认定劳动关系时常见的问题
薛鹏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 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劳动纠纷
5.0分
主办律师
北京...事务所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问题没解决?
125200
人选择咨询律师
2980
位律师在线
平均
3
分钟响应
99
%好评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一键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0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3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3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5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8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0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7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3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5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1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4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6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1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1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0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
有问题找本地律师
邹小林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 合同事务、婚姻家庭、劳动纠纷
5.0分
服务:
494人
“态度非常好”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胡现春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 建设工程纠纷、刑事辩护、婚姻家庭
5.0分
服务:
368人
“态度非常好”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范继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劳动纠纷
5.0分
服务:
1446人
“态度非常好”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张书豪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 合同事务、劳动纠纷、交通事故
5.0分
服务:
358人
“行业资深”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郭岩杰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 刑事辩护、劳动纠纷、债权债务
服务:
2286人
执业:
5年
“态度非常好”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查看本地全部律师
大家也在问
我叔叔的公司一直没有和他签订合同,现在叔叔想申请仲裁,问问谁知道劳动关系确认是怎么确认的啊。
[律师回复] 1、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2、以口头协议代替的书面劳动合同;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规定了职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这就有了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4、劳动合同期满没有终止也没有续签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5、劳动合同构成要件或者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但是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已经建立劳动关系。
法律咨询...等
2
名律师已解答
获取解答>
我前段时间从别人那里接了一笔款项但是我们之签订了借款合同 想问一下仅有借款合同能确定借贷关系的确立吗
[律师回复] 需要其他证据佐证,如转账记录、证人证言、还款记录或收据等。 民间借贷案件中,法院不会仅凭一张借条/借款合同就认定借贷关系成立的,必须结合其他证据认定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如交付凭证、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的大小、当事人间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易细节经过等因素综合判断双方之间是否有合法真实的借贷关系。
法律咨询...等
2
名律师已解答
获取解答>
存在劳动关系和确定关系是一样的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存在劳动关系和确定关系是一样的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一个文件,文号是劳社部发〔2005〕12号。下附全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但对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四、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法律咨询...
1
名律师已解答
获取解答>
查看全部“劳动关系”咨询
为你推荐
秒问律师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24小时在线为您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连云港178****592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688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2****377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10w+
浏览
劳动纠纷
如何确认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关系之诉,确认劳动关系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近年来,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数量有所增长。劳动者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主要目的有以下两点:
1.依此作为认定工伤或享受相关待遇的前提。
2.以此作为要求连续计算工龄、补缴社会保险费、支付工资或生活费、支付经济补偿、办理退休等的前提。经调研,笔者发现目前劳动者存在以下三大认识误区:将档案存放关系与劳动关系混淆。有人误以为档案放在何处就是和哪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有的劳动者因此在离开单位十几年后又到,要求确认与档案所在的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对于劳动关系的认定以实际提供劳动为前提,如仅是档案存放在某单位,但双方实际并不存在提供劳动、支付劳动报酬、服从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等劳动关系认定的要素,并不会认为双方还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点击全文阅读]二、劳动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3w
浏览
快速解决“
劳动纠纷
”问题
当前
2980
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我想确定我们之间的劳动关系,自从我入职以来,一直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建立之日的确定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是指用人单位实际上开始使用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者开始在用人单位的管理、监督、指挥下提供劳动。用工之日,通俗地讲就是劳动者开始上班的那一天。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单位工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监督、指挥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用工之日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
法律咨询顾问
5w
浏览
怎么确定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怎么确定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规范劳动关系与在法律依据的主要区别
劳动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范和调整,而且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务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调整,建立和存在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二)劳动关系主体与劳务关系主体的区别
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法律咨询顾问
4.6w
浏览
孟凡永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 刑事辩护、交通事故、婚姻家庭
5.0分
服务:
3887人
执业:
13年
高新区19.3km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属于确认之诉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在民事诉讼上的确认之诉是不需要被告的,直间请求确认存在夫妻关系即可,如果涉及其他纠纷,可以另案。故确认婚姻无效是属于确认之诉。
无效婚姻不发生合法婚姻的效力,但婚姻关系的存续与人身密切相关,涉及当事人及其子女的切身利益,因而对其认定须经法定程序。在我国,无效婚姻通过司法程序予以确认。
在依司法程序确认婚姻的效力时,婚姻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包括单位均有权就已经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提起确认之诉。人民对此应当依法作出判决,不得适用调解。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得上诉。但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上诉。人民在审理有关扶养、继承等案件过程中,如果发现是无效婚姻,应依职权在判决中予以宣告。如果在结婚登记时存在无效婚姻的情形,但后来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当事人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人民依法不予支持。
如果有关当事人向人民申请宣告婚姻无效,人民在受理后,经审查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由于无效婚姻违反婚姻的强行性、禁止性规定,不利于婚姻法的实施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人民有权对此干预,限制当事人对权的处分,对当事人的撤诉申请不予准许。如果人民在审理中发现所受理的离婚案件确属无效婚姻的,应依据《婚姻法解释(二)》第3条的规定,将婚姻无效的情形告知当事人,并依法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无论是当事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还是在离婚案件中审理发现婚姻无效情形的,在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纠纷时,人民都应当对婚姻效力的认定和其他纠纷的处理分别制作裁判文书。
对夫妻一方或双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或利害关系人是否仍然可以依据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向人民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婚姻法解释(二)》第5条规定,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死亡后1年内,生存一方或者利害关系人依据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人民应当受理。《婚姻法解释(二)》第6条对诉讼主体作了规定:利害关系人依据婚姻法第10条的规定,申请人民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为申请人,婚姻关系当事人双方为被申请人夫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为被申请人夫妻双方均已死亡的,不列被申请人。
人民就同一婚姻关系分别受理了离婚和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的,对于离婚案件的审理,应当待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作出判决后进行。因为离婚是以原有婚姻关系合法存在为前提的,无效婚姻当事人谈不上离婚。本案所涉及的婚姻关系被宣告无效后,如果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人民应当继续审理。
法律咨询顾问
10w+
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
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
125200
人正在咨询
劳动关系如何确认
第一,关于确认劳动关系的证据。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3、考勤记录。4、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第二,确认事实劳动关系时的举证责任分配。
10w+
浏览
劳动纠纷
收养关系如何确认?
[律师回复] 事实收养关系的认定应具备以下条件: (1)收养当事人双方均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2)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公开承认其养父母养子女关系,以父母子女相称,并为群众及有关组织所公认双方相互间有扶养的事实。 (3)养子女与生父母在事实上已终止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未曾办理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对此,中国有关政策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据此,凡符合前述条件的事实收养,国家承认其收养的效力,并予以法律保护。
法律咨询顾问
3.7w
浏览
快速解决“
婚姻家庭
”问题
当前
2980
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上个月初我和现在的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他们说的是签订了合同就是确定了劳动关系,但我认为是没有的,如何正确认定劳动关系?
[律师回复] 劳动关系的认定,有劳动合同的可以通过劳动合同认定,没有劳动合同的通过以下证据认定:
(1)用工单位按照其规定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凭证;
(2)用工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和考核的记录;
(3)劳动者填写的用工单位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等等。
法律咨询顾问
3.5w
浏览
中午高中同学打来电话说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不知道怎样才算和公司确定了劳动关系,怎样确立正式劳动关系?
[律师回复]
1、载有劳动者名字的用人单位的各种文件。比如用人单位下发的含有劳动者名字的各种通知、工作任务单、任命通知书、介绍信、签到表等书面资料。
2、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与其它实体或个人签订的文件等。比如最为常见的代表公司签收快递,该快递单一般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其他如送货单、签收单等。
3、录音、录像、照片。有些劳动者可能什么书面证据都搜集不到,如果这样,就需要劳动者去创造证据,比如录音、录像和拍照。录音最好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协商谈判双方劳动关系事宜的录音。拍照和录像最好是拍摄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在用人单位内上下班的情况。
4、网络信息。现在很多企业的大部分工作和交流是在网络上进行,碰到这种,用人单位网页登记的各种公告或消息,或者劳动者与相关人员的QQ或MSN等各种即时聊天信息的记录也可以作为证据劳动关系的证据。但这类证据有些难点,比如:聊天信息的证据需要证明聊天的双方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这个一般很难做到。另外,网页或聊天记录在作为证据前需要先公证。
5、手机短信与电话录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协商谈判具体事宜时的手机短信往来和电话录音也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但与QQ或MSN有同样的问题,必须先证明手机号的主人身份。
6、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如果劳动者穷尽一切办法都无法搜集到上述任何证据,那么只有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尝试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让其帮助劳动者搜集有利的证据。为什么说是尝试,因为此方法不在劳动者的掌控范围内,最终能否搜集到有利证据,需取决于诸多因素。
法律咨询顾问
4.7w
浏览
孟理昕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 劳动纠纷、建设工程纠纷、债权债务
5.0分
服务:
216人
主办律师
高新区19.3km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怎么确定是劳动关系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员工之所以和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关系的问题产生纠纷,往往就是在双方发生矛盾以后,用人单位会按照劳务关系进行处理,这样的话对于员工肯定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劳动者就需要知道怎么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一、怎么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的法律关系。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其适用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立和存在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二、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1、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合同法》。
2、劳动关系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3、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隶属与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一方提供劳务服务,另一方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4、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5、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6、在纳税方面,劳动者取得的工资薪金,按照工资薪金计算缴税个人所得税;而劳务提供者取得的劳务费,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7、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解除劳务关系,没有这些法定的经济补偿金,只能根据民事法律和双方的劳务合同约定执行。
8、当发生争议进行处理时的法律程序不同。劳动争议的处理,应当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到人民;而劳务关系纠纷的处理,则是直接到人民提讼。实际上怎么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的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简单的,一般的劳务关系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口头进行约定,为用人单位提供一次性的服务,就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实际上就是属于劳务关系。劳动关系这不是这样的,劳动关系是属于一种长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我国在解决劳务关系的时候,是按照合同法解决的,而劳动关系则适用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法律咨询顾问
3.5w
浏览
问题紧急?
在线问律师 >
298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如何确定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
浏览
劳动纠纷
我要确认劳动关系。你看可以吗是确认劳动关系的一个案子。
[律师回复] 您好,有证据吗?如工资条、发放工资的银行流水、工作服等等。
刘丽薇律师
评分5.0
4.1w
浏览
快速解决“
”问题
当前
2980
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朋友的姐姐一直和现在所在的公司没有签订任何合同与协议,现在他姐姐才想起来与公司没有确定任何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关系的办法有哪些?
[律师回复] 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法律咨询顾问
3.8w
浏览
怎样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员工之所以和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关系的问题产生纠纷,往往就是在双方发生矛盾以后,用人单位会按照劳务关系进行处理,这样的话对于员工肯定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劳动者就需要知道怎么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一、怎么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的法律关系。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其适用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立和存在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二、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1、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合同法》。
2、劳动关系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3、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隶属与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一方提供劳务服务,另一方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4、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5、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6、在纳税方面,劳动者取得的工资薪金,按照工资薪金计算缴税个人所得税;而劳务提供者取得的劳务费,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7、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解除劳务关系,没有这些法定的经济补偿金,只能根据民事法律和双方的劳务合同约定执行。
8、当发生争议进行处理时的法律程序不同。劳动争议的处理,应当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到人民;而劳务关系纠纷的处理,则是直接到人民提讼。实际上怎么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的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简单的,一般的劳务关系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口头进行约定,为用人单位提供一次性的服务,就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实际上就是属于劳务关系。劳动关系这不是这样的,劳动关系是属于一种长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我国在解决劳务关系的时候,是按照合同法解决的,而劳动关系则适用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法律咨询顾问
10w+
浏览
厉风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 刑事辩护、债权债务、合同事务
5.0分
江苏苏旭...事务所
高新区19.3km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怎样确定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员工之所以和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关系的问题产生纠纷,往往就是在双方发生矛盾以后,用人单位会按照劳务关系进行处理,这样的话对于员工肯定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劳动者就需要知道怎么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一、怎么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的法律关系。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其适用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立和存在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二、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1、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合同法》。
2、劳动关系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3、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隶属与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一方提供劳务服务,另一方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4、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5、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6、在纳税方面,劳动者取得的工资薪金,按照工资薪金计算缴税个人所得税;而劳务提供者取得的劳务费,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7、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解除劳务关系,没有这些法定的经济补偿金,只能根据民事法律和双方的劳务合同约定执行。
8、当发生争议进行处理时的法律程序不同。劳动争议的处理,应当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到人民;而劳务关系纠纷的处理,则是直接到人民提讼。实际上怎么确认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的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简单的,一般的劳务关系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口头进行约定,为用人单位提供一次性的服务,就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实际上就是属于劳务关系。劳动关系这不是这样的,劳动关系是属于一种长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我国在解决劳务关系的时候,是按照合同法解决的,而劳动关系则适用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法律咨询顾问
3.2w
浏览
问题未解决?
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如何确立劳动关系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如何确立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
浏览
劳动纠纷
关于确认与确认劳动关系之诉的区别?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近年来,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数量有所增长。劳动者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主要目的有以下两点:
1.依此作为认定工伤或享受相关待遇的前提。
2.以此作为要求连续计算工龄、补缴社会保险费、支付工资或生活费、支付经济补偿、办理退休等的前提。经调研,笔者发现目前劳动者存在以下三大认识误区:将档案存放关系与劳动关系混淆。有人误以为档案放在何处就是和哪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有的劳动者因此在离开单位十几年后又到,要求确认与档案所在的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对于劳动关系的认定以实际提供劳动为前提,如仅是档案存放在某单位,但双方实际并不存在提供劳动、支付劳动报酬、服从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等劳动关系认定的要素,并不会认为双方还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劳动关系的确认问题与公司注销之后的债权债务承担混为一谈。有的劳动者在其提供劳动的公司被注销后,要求确认和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或债权债务清理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达到补缴社会保险费或者支付工资等目的。但确认劳动关系主要依靠劳动者给谁提供劳动、谁给劳动者发放工资等情况做出判断,不会因为公司注销之后的债权债务承担问题,而认为劳动者与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混淆,导致劳动者白白浪费诉讼精力和成本,不如直接通过主张债权债务承担的方式处理,如,向劳动部门要求上级单位补缴保险费等。将非自愿被安排到其他公司工作的工龄连续计算问题,与前后关联公司的劳动关系确认问题相混淆。有的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此时,依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0条的规定,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但很多劳动者要求确认变更工作前后的所有时间均是和原用人单位或新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基于劳动者在各个时间段是分别与不同的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这种诉讼请求无疑是得不到支持的。对于这种情况,《条例》已规定“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劳动者可依照该规定向新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无需单独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否则,可能会走弯路,白白耽误时间、浪费金钱。(李颖)阅读延伸: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法律咨询顾问
4.3w
浏览
快速解决“
劳动纠纷
”问题
当前
2980
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我的爸爸是个建筑工,前段时间在工地上班时,旁边的物品在爸爸毫无防备的情况倒下,因此爸爸脚被砸伤在家休了一个多月,因为之前没有签署任何劳动合同,对方拒不承认劳动关系的任何赔偿,咨询下律师怎样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时效是否适用。
[律师回复]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法的分类上虽属经济法的范畴,但从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制度设计来看,更应从属于民事诉讼。劳动关系确认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并不涉及对实体上的权利义务纠纷的处理,当然就不存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时是否超过申诉时效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确认劳动关系应属民事诉讼意义上的确认之诉。确认劳动关系仅仅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确认,单就确认劳动关系争议来说不涉及劳动者具体的权益,而且在实际案例中,劳动者往往是因为实体权益受到侵害,在用人单位否认与其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要求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果以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申请,劳动者的权益必然受到侵害,如,工伤认定中劳动关系的确认、职业病诊断中劳动关系的确认等。为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相关权益,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不应当适用时效制度。根据民法理论,“诉”有三类: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在这三类“诉”中只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确认之诉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虽没有明确规定劳动关系确认是否适用仲裁时效,但按照民法理论中确认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法理精神,确认劳动关系案件应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
(一)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看,劳动关系确认不适用仲裁时效制度 仲裁时效制度规定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同时,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作出了不受一年诉讼时效期间限制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法释[2006]6号)第一条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和适用仲裁时效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界定,但未对确认劳动关系是否适用一年时效问题予以明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三十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仲裁申请应当予以受理,并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出具受理通知书:
(一)属于本规则第二条规定的争议范围;
(二)有明确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在申请仲裁的法定时效期间内;
(四)属于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确认劳动关系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者申请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在时效期间进行审查的前提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若劳动者只申请劳动关系确认,并不存在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问题,那就不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的 “争议”问题,当然也就不适用仲裁时效的相关规定。因此,确认劳动关系虽属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但却不适用仲裁时效的相关规定。
(二)从民法原理分析,劳动关系确认不适用仲裁时效制度 劳动争议在救济途径上是民事处理的前置程序,其相关规定应适用民法的一般原理。第
一,从民事诉讼的角度讲,确认劳动关系是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这一法律关系的确认,属于民诉中的确认之诉,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第
二,确认劳动关系只是对法律关系的确认,并没有权利义务被侵害的情形,尽管一方当事人申请确认劳动关系是为了进行下一步的权利维护。第
三,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与将要进行的权利维护是两个诉,不能将下一个诉求中应该适用的法律规定放到确认之诉中适用,因为申请人提出确认请求不是在行使请求权,也不存在义务人履行义务的问题。因此,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时效是不合理的,您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法律咨询顾问
10w+
浏览
叔叔是个临时工而且没有签合同的那,但是最近在工地受伤了,公司方面不承认不想承担责任。我想问下确认劳动关系和工伤待遇哪个先确认?
[律师回复]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的工伤科 以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不能确认劳动关系为由,不予受理.应该及时去申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如果以超过两个月仲裁时效的规定,不予仲裁, 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
法律咨询顾问
1.3k
浏览
我院里有对夫妻不能生育,通过别人介绍收养了个孩子但没有办理任何手续,请问事实的收养关系可否被法律确定确认?必须办理收养手续么?
[律师回复] 收养手续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5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生效。收养关系各方或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以上是事实的收养关系可否被法律确定确认?问题解答。
法律咨询顾问
836
浏览
问题紧急?
在线问律师 >
298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如何确立劳动关系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如何确立劳动关系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
浏览
劳动纠纷
两个月前我面试上了现在的这家公司,我也准备长期的呆在这个公司工作,但是在这几个月期间我也不知道和公司确认劳动关系没有,确认劳动关系的办法有哪些?
[律师回复] 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法律咨询顾问
3.8w
浏览
快速解决“
劳动纠纷
”问题
当前
2980
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确认劳动关系单位注销之后该如何确定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单位注销之后劳动关系的确定: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咨询顾问
3.5w
浏览
我确我确认了劳动关系,怎么样补缴社保
[律师回复] 你咨询的应该属于政策方面的问题,法律对这块没有明确规定,没有涉及,请咨询对应的政府职能部门!
魏宪合律师
评分4.9
3.6w
浏览
工伤认定需要确定劳动关系,还是不确定?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是的。现实中申请工伤认定,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最根本的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关系,这也是认定工伤的前提,在很多地方的工伤认定部门都要求在认定工伤之前进行劳动关系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是处理劳动者因工受伤补偿问题的具体规范。根据《条例》第2条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有依照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因此,职工身份是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待遇的前提性条件,而职工身份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上。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是劳动关系,没有认定上劳动关系,就不能适用《条例》规定进行索赔。《条例》第18条、《工伤认定办法》第6条从工伤认定程序上对此作了规定:职工进行工伤认定申请时需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所以说只有是劳动关系才能申请认定工伤,否则是认定不上的。
法律咨询顾问
3.8w
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
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
125200
人正在咨询
热门城市
热门专长
区县推荐
北京律师
上海律师
广州律师
深圳律师
成都律师
重庆律师
杭州律师
西安律师
武汉律师
苏州律师
郑州律师
南京律师
天津律师
长沙律师
东莞律师
宁波律师
佛山律师
合肥律师
青岛律师
昆明律师
沈阳律师
济南律师
无锡律师
厦门律师
福州律师
温州律师
大连律师
贵阳律师
南宁律师
石家庄律师
太原律师
南昌律师
哈尔滨律师
展开全部
北京劳动纠纷律师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
广州劳动纠纷律师
深圳劳动纠纷律师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
重庆劳动纠纷律师
杭州劳动纠纷律师
西安劳动纠纷律师
武汉劳动纠纷律师
苏州劳动纠纷律师
郑州劳动纠纷律师
南京劳动纠纷律师
天津劳动纠纷律师
长沙劳动纠纷律师
东莞劳动纠纷律师
宁波劳动纠纷律师
佛山劳动纠纷律师
合肥劳动纠纷律师
青岛劳动纠纷律师
昆明劳动纠纷律师
沈阳劳动纠纷律师
济南劳动纠纷律师
无锡劳动纠纷律师
厦门劳动纠纷律师
福州劳动纠纷律师
温州劳动纠纷律师
大连劳动纠纷律师
贵阳劳动纠纷律师
南宁劳动纠纷律师
石家庄劳动纠纷律师
太原劳动纠纷律师
南昌劳动纠纷律师
哈尔滨劳动纠纷律师
展开全部
利辛县律师
杜集区律师
禹会区律师
宁国市律师
界首市律师
裕安区律师
洛江区律师
南安市律师
蕉城区律师
安溪县律师
光明新区律师
三水区律师
顺德区律师
惠城区律师
龙华新区律师
博白县律师
独山县律师
普定县律师
德江县律师
普安县律师
金沙县律师
安龙县律师
徐水县律师
长安区律师
襄城县律师
扶沟县律师
息县律师
兰西县律师
点军区律师
英山县律师
雨花区律师
茶陵县律师
滨湖区律师
扬中市律师
吴中区律师
连云区律师
灌南县律师
高淳区律师
靖江市律师
新沂市律师
经济技术开发区律师
于都县律师
东乡县律师
浑蓝区律师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律师
成武县律师
乳山市律师
环翠区律师
胶州市律师
平度市律师
滕州市律师
张店区律师
兖州区律师
万荣县律师
朔城区律师
大同县律师
鹤庆县律师
矿区律师
小店区律师
鼓楼区律师
城中区律师
灞桥区律师
连江县律师
霍邱县律师
内黄县律师
石狮市律师
射洪县律师
展开全部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找律师
免费诊断
风险自测
免费
立即咨询
(最快9秒响应)
仅需1分钟
,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已经到底啦~
还有疑问,建议直接问律师
2980
位律师在线
立即问律师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8****94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9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92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顶部
温馨提示
本文
199
字,预估阅读时间1分钟
为帮您快速解决问题
已为您总结提炼文章观点~
快速查看全文
限时免费
阅读全文
请确认咨询信息
温馨提示:若脱离平台进行转账或付费将不受平台保障
电话咨询
律师
深度沟通20分钟,问题解决率99%
解答不限次数,服务时间内无限次追问
律师一对一电话服务,提供专业指导建议
服务类型:
联系电话:
手机号已加密,律师将无法获取您的真实手机号
若律师未及时响应,平台将推荐优选律师为您服务
推荐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