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传销定罪的标准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6-17
浏览10w+
徐清岑律师
徐清岑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7万人
专家导读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ArticleTitle}

在我国一些省份,传销现象比较突出,这种行为对家庭和社会都有不小危害。一些传销组织的头目,依靠洗脑等手段,向成员非法吸收资金,用来满足个人的高消费。公安局接到报案,会决定是否立案处理。那么,非法集资传销定罪的标准是什么?下面我们跟随小编做个大致了解。

一、非法集资传销定罪的标准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非法集资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1、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2、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3、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4、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5、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6、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7、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8、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9、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综上所述,以传销方式搞非法集资的现象并不少见,已经在一些地区有蔓延之势。非法集资传销定罪的标准有几种,个人集资金额达20万,单位在100万以上的,就构成犯罪,属于非法集资案件。如果集资金额不够,但是涉及到的受害群众达到30户以上的,也可以按照非法集资犯罪处理。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7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98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非法集资传销定罪的标准是什么?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4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8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7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6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7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5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2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6****84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2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1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2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3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2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1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南通156****848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0****507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854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非法集资是传销吗
非法集资与传销存在明显区别。非法集资指未经法律允许,擅自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并承诺回报的行为。而传销则是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招募他人参与,以直接或间接招募人数或销售业绩为计酬标准,或要求支付费用获取资格,以获取不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非法行为。两者性质不同,需分别对待。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传销是否算非法集资
[律师回复] 对于传销是否算非法集资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有很多是以形式进行的非法集资,而非法集资则是这类的隐形目的,可怕的是,目前二者正呈现一种融合性的趋势,对社会的危害也成几何倍数增加。当然,和非法集资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传统实施精神控制和人身控制,而单就非法集资来讲并不涉及明显的人身控制和精神控制。此外,一部分是专门拉人头的,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形式,非法集资则没有。
2、有些组织会以这种简单的区别作为借口来开脱自己,进而混淆概念,扰乱视听。在此笔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活动早已不是大众所熟知的那种传统形式,它像一样,会产生新的变种。其中与非法集资最为紧密的,非金融莫属,以私募股权、投资入股、发展渠道商、红包互赠等为名义的金融往往夹杂着涉众型非法集资,甚至包括爱心互助等小金额金融投资游戏等。
3、有自己的一些显著特点,最大的一个就是它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非法集资虽然也有这种特征,但是不明显。有的时候非法集资就是都是层面状的。另外它是有精神控制和人身控制。而非法集资来讲,没有很明显的人身控制和精神控制。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398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搞传销属于非法集资吗?
非法集资和传销是两个不同的行为,其在法律上的定性也不同。但无可否认,有些时候二者在一些方面也是存在交叉的情况,这也就导致部分人可能并不能准确区分传销和非法集资。而非法集资来讲,没有很明显的人身控制和精神控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98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传销是不是非法集资吗?
因为传销“收集”人力来发展下线,没有发展个人银行,还会计算人员的“业绩”,这是有报酬的。他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上交钱财,并没有说要归还本金利息等。还有部分传销是销售虚假商品,这是诈骗行为,不是直接筹募资金。二者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一定要提高警惕加以甄别。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什么是传销式非法集资?
传销式非法集资,是以传销形式来进行非法集资,与传统的通过发展下线和销售业绩来获得报酬的传销不同,传销式非法集资采用发展下线的形式,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98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传销是否属于非法集资?
不是的,非法集资和传销不同。因为非法集资和传销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非法集资是通过非法手段骗取大量的资金,而传销主要是控制人的思想来骗取钱财,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财务不要被骗取。
10w+浏览
集资诈骗和传销的区别
[律师回复] 对于集资诈骗和传销的区别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首先,要理解二罪之间主观目的的差异性,必须先摒除一个错误的观念:只有诈骗犯罪才具有欺骗性。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集资诈骗罪同样具有诈骗罪的重要特征—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的目的是直接侵害他人财产,将财产作为犯罪的对象。关于集资诈骗行为具有欺骗性,这毋庸置疑。也正因如此,极易产生一个误区:只要用欺骗方法吸收投资人资金,就是集资诈骗罪。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犯罪与集资诈骗犯罪均具有欺骗性,不能仅凭此来区分两罪。事实上,并不是只有诈骗犯罪才具有欺骗性。行为具有欺骗性的犯罪还有虚假广告罪、串通招投标罪等等。
(二)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通过资格、层级等销售模式谋取非法利益,而集资诈骗犯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骗取、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虽然集资诈骗罪与罪都具有欺骗性,但二者的“骗”是有区别的。罪是从直销而来,直销是一种销售方式,即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绕过传统批发商或零售渠道,直接向最终消费者进行销售。这种销售方式在我国是必须经过批准的。而往往是披着直销的外衣来吸引参加者以骗取财物。
(三)由于两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导致其对组织的态度以及所得钱款的去向等均有不同,实践中可以成为区分两罪的重要依据。如前所述,集资诈骗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犯罪的行为人是通过组织牟利,两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导致其在行为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398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非法集资宣传是否构成犯罪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虚假广告在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非法集资犯罪分子往往在社会宣传上不遗余力、不惜血本,通过媒体广告、明星代言、散发传单、内部刊物、口口相传、人物专访、举办研讨会、讲座、免费旅游、公益捐赠等各种或明或暗的方式,大肆宣传、虚张声势、制造假象,诱使广大群众上当受骗。为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犯罪背后的违法广告宣传活动,发挥刑事司法的震慑和教育作用,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解释》第8条对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中的虚假广告行为的定罪标准以及违法宣传当中的共犯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是虚假广告罪。《解释》第8条第1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为非法集资活动相关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222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 (1)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3)二年内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是非法集资犯罪的共犯。《解释》第8条第2款规定,明知他人从事欺诈发行股票、债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擅自发行股票、债券,集资诈骗或者组织、领导活动等集资犯罪活动,为其提供广告等宣传的,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本款规定与前述虚假广告罪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实践当中要注意区分:一是明知内容不同。虚假集资广告犯罪中的明知,是指明知非法集资所依托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虚假信息;集资犯罪共犯的明知,是指明知他人正在实施集资犯罪活动。二是宣传方式不同。虚假集资广告犯罪以违反广告法规定为前提,仅指通过商业广告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集资犯罪的共犯的宣传方式则不受任何限制,既可以是商业广告,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广告,既可以是广告宣传,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宣传。三是信息内容不同。虚假集资广告犯罪必须以信息虚假为前提;集资犯罪的共犯侧重于违法宣传,不以信息虚假为条件。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非法集资传销定罪的标准是什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