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员工隐瞒怀孕入职怎么办

帮助5人 3.2w浏览 匿名 2022-06-21 辽宁锦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根据以上规定可知劳动法强调的是“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对员工能力胜任的要求以及单位有权要求员工提供岗位证明证书及资质证明。
    而对于员工是否怀孕这项内容,并不属于此要求的范围,而且对于员工是否怀孕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并没有义务向单位如实告知,用人单位不能以此认定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怀孕与否也不是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条件,因此单位如果以员工入职时隐瞒怀孕事实而辞退员工,显然是违法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全文
    10 2022-06-2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5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员工隐瞒怀孕入职怎么办
一键咨询
  • 锦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8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2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2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0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6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7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6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8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0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阜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4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2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6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7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0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6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本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8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本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4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6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7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0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8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5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4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本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5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5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7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4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5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7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2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3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7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3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3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1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5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8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7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2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本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3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1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80****808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0****934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871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隐瞒怀孕入职辞退违法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虽然员工是隐瞒怀孕事实入的职,但是也不能辞退她,而且员工应当享受的产假还得正常给。由此可见,要是因为女员工在入职之前隐瞒了已经怀孕的事实,单位将其辞退的话,这是违法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非公职人员受贿罪判刑几年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非公务人员的个人行为中涉及到的贿赂问题,很可能会被判定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关于这种情况下的量刑标准如下:
首先,如果行为人在履行职责时,以权谋私,向他人索要或非法收取财物,为他人提供利益,并且所涉金额达到了较大程度,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
其次,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涉及的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
最后,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涉及的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那么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员工入职隐瞒怀孕违法吗
怀孕问题不是法定的必须向单位报告的事项,所以员工入职隐瞒怀孕是不违法的。而且员工怀孕是其个人隐私,因此不属于劳动者必须如实说明的内容,其有权不予告知,并且怀孕是女性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人权。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孕妇入职协议隐瞒怀孕有效吗?
现在,企业在用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员工的入职信息的全面的了解。不仅仅用人单位会存在入职的陷阱,一些劳动者也会设置一些陷阱,让企业非常的头疼,比如说怀孕员工隐瞒怀孕入职的情况。孕妇入职协议隐瞒怀孕有效吗?这个是有效的。因此,在入职的过程中,要认真核实入职者的基本情况。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个私企业侵占罪入刑标准怎么界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标准,例如数量较大的起点时,法院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三个月的拘役期到一年的有期徒刑幅度之内,来确定具体的量刑起点;
2、倘若涉案金额达到另一个更大的起点,例如数量巨大的起点时,法院则应在五年到六年的有期徒刑幅度范围内,确定相应的量刑起点;
3、根据量刑起点为基础,法院还需要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如职务侵占的具体数额等因素,从而进一步增加刑罚量,最终确定基准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隐瞒怀孕入职,辞退是否违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虽然员工是隐瞒怀孕事实入的职,但是也不能辞退她,而且员工应当享受的产假还得正常给。由此可见,要是因为女员工在入职之前隐瞒了已经怀孕的事实,单位将其辞退的话,这是违法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如果怀孕了能办取保候审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孕妇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程序的,这主要基于取保候审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其具体实施细则。当事人只需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并提供适当的保证金,随后将该申请提交至有关部门处理。在此过程中,申请人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获得批准:
第一,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
第二,可能会被判处罚金以上的有期徒刑,但通过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危害性;
第三,若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孕妇或正在哺乳期的母亲,通过取保候审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最后,如果案件已经进入审判阶段,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羁押期限已到,仍未结案,此时也可考虑采用取保候审措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8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男子犯强奸罪隐姓埋名追诉期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对于强奸罪的刑事追究,最长时限为二十年。
如若超过二十年后仍需进行追诉的,则需报请至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刑事案件经过以下期限后将不予追诉:
(1)针对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下的罪犯,其刑事责任经过五年之后便已过追诉时限;
(2)针对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但不足十年的罪犯,其刑事责任经过十年之后便已过追诉时限;
(3)针对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的罪犯,其刑事责任经过十五年之后便已过追诉时限;
(4)针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罪犯,其刑事责任经过二十年之后便已过追诉时限。
然而,若在二十年期满后发现仍然有必要对相关当事人进行刑事追究的,应当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请核准后予以实施。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帮信罪跟掩饰隐瞒罪是同类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之间哪个更为关键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首先是第一种情形,行为人为上游犯罪分子提供银行卡、收款码等工具,这些工具不仅成为了上游犯罪的实施渠道,也被用来秘密转移犯罪所得款项。在这个情境中,行为人处于一种概括性的犯罪意图之下,实施了提供银行卡和收款码的行为,这无疑属于典型的一次行为涉及多个罪名的想象竟合法则问题,因此应当选择其中最为严重的罪名进行处罚。
其次是第二种情形,行为人在为上游犯罪分子提供银行卡或收款码等工具之后,这些工具在犯罪行为完成之前就已经开始发挥其作用,并且行为人还按照上游犯罪分子的指示,再次进行资金转移或者线下提取现金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前一行为即提供银行卡、收款码等工具的行为构成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而后一行为即再次转移资金、线下取款的行为则构成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两个行为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应当对行为人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进行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29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隐瞒怀孕入职 单位会怎么处理
女员工怀孕是其个人隐私,是法律赋予女性享有的基本权利,怀孕与否也不是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条件,因此单位如果以员工入职时隐瞒怀孕事实而辞退员工,显然是违法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假冒警务人员贩毒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违反上述法条规定,涉及到的毒品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定数值,且在特定情形下可视为达到翻倍标准的话,那么将被认定为情节较为严重(特别情况是数量到达前档未满后档已足时,此类情况可视为情节严重至特殊程度,此时应按照该档次的标准进行立案调查与法律追究),将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是管制的惩罚,并附加适当数额的罚金。
其中的具体金额还需根据犯案人的实际情况和涉案毒品的种类来确定。具体而言,以下是各类毒品的数量标准:
1.麻黄碱(麻黄素)伪麻黄碱(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碱(消旋麻黄素):数量在1千克以上但不足5千克;
2.1-苯基-2-丙酮、1-苯基-2-溴-1-丙酮、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羟亚胺:数量在2千克以上但不足10千克;
3.3-氧-2-苯基丁腈、邻氯苯基环戊酮、去甲麻黄碱(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碱(甲基麻黄素):数量在4千克以上但不足20千克;
4.醋酸酐:数量在10千克以上但不足50千克;
5.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胡椒醛、黄樟素、黄樟油、异黄樟素、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苯乙酸:数量在20千克以上但不足100千克;
6.N-乙酰邻氨基苯酸、邻氨基苯甲酸、三氯甲烷、乙醚、哌啶:数量在50千克以上但不足250千克;
7.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数量在100千克以上但不足500千克;
8.其他制毒物品:数量与上述标准相当者。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2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