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该怎样辞职

帮助5人 3.4w浏览 匿名 2022-06-30 山东德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想要辞职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2、在试用期内的,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转正之后,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根据法定情形,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全文
    13 2022-06-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70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该怎样辞职
一键咨询
  • 167****32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5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5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4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3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泰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7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3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1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3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7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7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2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2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2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8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8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1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8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6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1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0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3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4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5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8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3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5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5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7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3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3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5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4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3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0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7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0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4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8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3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7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1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0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6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5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5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34****770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7****852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2****946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辞职吗
一般来说,劳动者是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辞职的,只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了用人单位要辞职的事就可以了,一般是不用赔偿的,但是如果存在某些特殊情况造成公司有损失的话是要赔偿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辞职可以吗?
在劳动合同期内辞职是可以的。如果是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员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员工根据自己的选择,可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如果自己走的又签了入职登记,有没有工资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贵司未能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时未曾发放薪酬给员工的话,员工可依法解除雇佣关系,并有权请求用人单位给予相应的经济赔偿以及逾期未签订合同所导致的双倍工资赔偿。
对于经济赔偿部分,应根据该员工于本企业连续服务的期限,按照其每个整年如实地支付一个月的平均工资为标准进行计算。
此外,用人单位自接纳员工开始供职的那一刻起,就代表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理应与员工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
若是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而未完成这个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额外支付连续十一个月内缺乏书面劳动合同所带来的双倍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86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合同期辞退和到期不续约
[律师回复] 解析:
若用人单位决定不再续订劳动关系,应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法律规定,每服务满一年即需向员工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然而,如劳动者在符合《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的前提下请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遭用人单位拒绝时,这便构成了违法行为,此时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标准亦是每服务满一年赔偿两个月的工资。
反之,若劳动者选择不再续签,仅有当用人单位所提供的新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某些条件有所降低致使其无法达到原有的薪资待遇水平之时方可获得经济补偿金,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经济补偿途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可以辞职吗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可以辞职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苏州市内迁户口流程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1、土地补偿费。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土地补偿金应以耕地在征收前所产生的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作为计算基准。
2、安置补助费。
这部分费用是针对需要得到安置的农业人口而设立的,具体算法是,将被征收的耕地数量相除于原有的征收单位所拥有的人均耕地面基,再乘以相应倍数。
所定政策显示,每一位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所对应的安置补助费标准,应为其所属耕地在征收前所产生的平均年产值的四倍至六倍。
然而,每公顷被征收的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多不可超过原所征收的前三年年均产出总值的十五倍。
3、青苗补助费。
此项费用为对新近播种的农作物进行补偿,参考单季收获值,给予该数字的三分之一作为补偿。
考虑到作物处在生长阶段时的差异,最大补偿额可达到单季产值的比例。
至于那些具有多年生的性质,需进行移植的经济林木,由征收单位支付其移植费用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若无法进行移植而必须采取砍伐方式的,则由征收单位根据其树木实际价值给予补偿。
对于已经成年的成材树林,土地拥有者有权自主决定进行砍伐,无须获得任何补偿。
4、其他辅助物的补偿。
在被征收的土地上存在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其他相关的配套建筑物和附属设备、水井、人工鱼塘、养殖场、坟墓、厕所、猪圈等,对这类物品的补偿,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执行,对其给予迁移费用或补偿费用的支持与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高级人民法院上诉日期有期限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工伤发生的具体日期进行重新审视及核实,确保所给出的工伤时间是准确无误的。
其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为确保后续事宜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必须充分地准备好各种必要的证明文件,这类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工伤认定机关开具的文书等等。
接下来,您需要撰写一份详细且准确的情况说明报告,报告应明确指出原本的工伤时间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同时提供可靠的证据来证实正确的工伤时间以及相应的证明文件。
这份情况说明应当全面地包含了您的个人身份资料、工伤事故的具体发生时间、地点以及经过,以及关于正确工伤时间及其相关证明文件的详尽描述。
最后,请务必将上述准备好的情况说明报告提交至相关部门或机构(如贵公司人事部门、当地劳动保障行政机构等)。
在提交过程中,应当明确表达出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期望达到的效果,以助于相关部门或机构能更有效率地处理此事项。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不满半年被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怎么计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有关交通事故损失的理赔过程中,对于受损车辆选择何地进行修复,并无特定的强制规定。
通常情况下,需各方当事人(即保险人、被保险人、受害人和维修企业)共同展开平等协商,从而确定合适的修理地点。
一旦机动车交通意外事件发生,应由以上四方当事人根据事故中所造成车辆损坏程度的具体情况,共同决定车辆的维修地点、维修项目、维修方式以及所需支付的相关费用等事宜,这种协商过程中的共识具有类似于合同的法律效力。
对涉及车辆损失赔偿的交通事故,依法依规依赖于事件本身的客观事实与因果关系进行责任判定。
若经判断确有责任人存在,则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派遣专员前来处理,随后填写《车辆出险登记表》,同时等待保险公司进行车辆损伤评估及核算合理的修理费用,酌情出具《定损单》,再将受损车辆送往指定的修理工厂进行处理。
事实上,一般的车辆损伤定损流程通常发生在事故车辆真正开始修复前,然而实际的维修费用或许会比预定的定价更高或者更低。
因此,由保险公司负担意外超额的维修费用无疑更加公正合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辞职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辞职吗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43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职工在合同期限内辞职需要违约金吗?
职工在合同期限内辞职不一定需要支付违约金,在《劳动合同法》之中,仅规定了职员若是违反了培训服务期合同、或者是违反了竞业合同的约定则单位可以向劳动者提出支付违约金的请求,且也规定了除此两种情形之外,单位不得主张违约金。故此若是职员违反了之前与单位签署的服务期培训合同、竞业合同的约定,那么就有需要支付违约金的可能。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