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情形下,拖欠工资是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其中就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一情况。
要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通常需要满足一些条件。那就是用人单位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手段来躲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明明有能力支付却故意不支付,并且数额较大,即便经政府相关部门责令支付了,还是拒不支付。
“数额较大”的标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有所差异。
首先,劳动者一旦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应当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让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倘若用人单位依旧拒不支付,劳动监察部门就会把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对案件进行审查之后,如果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就会予以立案。
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一定要注意收集和留存相关证据,像劳动合同、工资条以及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当遇到拖欠工资的问题时,劳动者才能更好地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保障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