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各项赔偿计算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9个月的本人工资来计算。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若实际工资与缴费工资不一致,要进行调整计算,以保障自身权益。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按照4个月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同样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按照4个月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停工留薪期工资:依据实际停工留薪期来确定具体金额。
医疗费:按照实际支出进行报销,注意保留好相关的医疗费用票据。
护理费:根据护理等级来确定赔偿数额。
(二)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工资证明材料:如银行工资流水明细、工资条等,用于证明自己的实际工资收入,以便准确计算赔偿金额,尤其是在实际工资与缴费工资不符的情况下。
医疗费用凭证:包括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药品清单、收费票据等,这些都是报销医疗费的重要依据。
护理相关证明:如果涉及护理费赔偿,需要提供护理等级的评估证明、护理人员的身份证明及收费凭证等。
停工留薪期证明:由医疗机构出具的建议休息时间证明等,用以确定停工留薪期的时长。
(三)遵循法定程序主张赔偿
确认工伤认定:确保已经经过相关部门认定为工伤,这是获得工伤赔偿的前提条件。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为九级,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计算赔偿的重要依据。
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在确定各项赔偿金额后,可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争取达成一致的赔偿协议。
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九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