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员工续签合同主动离职

2.8k浏览 帮助27人
专业服务 律师认证 退款保障
在线咨询,律师1对1沟通
员工续签合同主动离职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10字,阅读时间约1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律师说法·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答? 125468人选择咨询律师
670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员工续签合同主动离职
一键咨询
  • 131****62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3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2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2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6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0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5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2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8****2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1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0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3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2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0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7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5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7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0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3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4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0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5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1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0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2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8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5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1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6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2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6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6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0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5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4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5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7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3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8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4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5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6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3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2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5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0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7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1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6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80****408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8****646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2****338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员工主动辞职,2023合同到期不续签有补偿吗
1、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2、如果员工不续签,要看具体情况。(1)如果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仍然不续签的,则不进行经济补偿。(2)如果单位降低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则单位还要进行经济补偿。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要是按金额判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对涉及的资金总额有着明确规定:
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具体数额,应该按照行为人实际吸收的全部资金进行计算。
在案件发生前后已经归还给受害者的资金,可以作为量刑时酌情考虑的因素。
如果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且能够及时地将所吸收的资金清退,那么就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而对于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况,则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然而,当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具备以下任何一种情形时,都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对象超过了30人,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对象超过了150人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50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三)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万元以上,同时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曾因非法集资受过刑事追究的;
(二)二年内曾因非法集资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四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一)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人以上的;
(三)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5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万元以上,同时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第三项情节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
第五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一)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0人以上的;
(三)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50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0万元以上,同时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第三项情节的,应当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职务侵占罪的主观认定有何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此罪行特指公司、企事业单位或是其他组织中的成员,为了获取不当利益,擅自利用自身职务上所享有的优势地位,将原本属于该单位的财产私自侵吞占为己有,并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违法行为。
在主观意识层面,此类犯罪行为通常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其犯罪动机明确,即意图通过非法手段在经济领域内获得对本单位财产的占有、收益以及处分权。
然而,无论行为人是否已经实际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都不会改变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构成。
对于触犯本罪的罪犯,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
若涉案金额巨大,则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被剥夺财产所有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非法拘禁罪主观过错认定有几种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如何对非法拘禁行为进行准确的识别与界定,我们可依循以下几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加以分析与把握:
首先,非法拘禁罪所指向的直接侵犯对象,乃是公民个人依法享有的身体自由权利;
其次,作为非法拘禁罪的内涵特征,其本质在于非法地剥夺了他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再次,就非法拘禁罪的责任主体而言,它涵盖了各类人群,既包括那些无权行使拘留权力之人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亦牵涉到拥有合法的拘留权力却滥用职权的情况;
最后,在主观心态上,非法拘禁罪必须具备明确的故意性,过失行为并不符合本罪的构成要求。
换言之,行为人应当清楚认识到自身所采取的行动将会导致他人失去自由,并且对此抱有积极追求的意图和态度。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职务侵占罪三档的金额标准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一、关于职务侵占犯罪金额的认定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如果职务侵占行为达到的数额范围属于第一档次,即在六万元以上但不足四十万元的情况下,应当被认定为“数额较大”;
(2)而对于超过一百万元且未达一千五百万元的部分,则应视为“数额巨大”的范畴。
二、根据法律法规,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亦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若某个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所拥有的便利条件,擅自将本单位财务非法占有为己有,并且数额较大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需承担罚金责任;
(2)若数额巨大,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同样需要缴纳罚金;
(3)至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以及相应种类和数量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续签5年以上员工自己主动离职有补偿金吗
员工主动离职的这种行为是没有任何的补偿金的,而且公司和员工续签5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的这种行为也不违法,除非员工离职的原因是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胁迫,或者用人单位有拖欠工资等其他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不然任何情况下主动离职都不能要赔偿金。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行贿罪一定要是公务员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刑法规定,行贿罪的主体不能涉及到非国家工作人员。
换言之,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所指向的行贿对象应为公司、企业等组织的从业者,而行贿罪的保护法益则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因此行贿罪的行贿对象绝不会是非国家工作人员。
显而易见,这两种犯罪在其犯罪客体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员工主动离职不签离职协议怎么办?
员工主动离职不签离职协议是没有关系的,根据合同上的相关约定情况对于主动离职超过规定期限的,就可以合法的解除劳动合同,即使不签离职协议也可以合法的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而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涉嫌职务侵占罪能判多少年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相关单位的职员而言,若其利用自身职务之便,将本应属于本单位所有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则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具体来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行为将被视为犯罪行为,并将受到刑事处罚。
其中,涉案金额在一定范围内(即数额较大)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责任;
而当涉案金额进一步增大时(即数额巨大),刑罚将升级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
至于涉案金额特别巨大者,则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惩罚,包括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时仍需承担罚金的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9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员工主动离职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来看,如果员工进行主动离职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向劳动合同的签署部门提出辞职申请。其次按照离职员工交接手续表和工作交接明细表中的相关内容来进行交接,最后进行清算保险下发相关的工资,最后由人事部门出具相关的离职证明,然后就可以正式进行离职。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57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员工未签劳动合同主动离职怎么办?
员工未签劳动合同主动离职的,用人单位是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的,对于是否需要经济补偿应当根据是否属于劳动者主动离职来认定,如果是用人单位强行解除合同的,则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安心问
服务承诺
专业服务
18W+认证律师,年普法人次15亿+,律图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律师认证
该律师已经过平台身份认证及执业资格等严格审核,确保律师真实且专业,可放心委托!
退款保障
律图全程保障您的消费权益,律师未服务将自动退款至支付账户。
用户真实评价
  • 律师说的很清楚,我一下子就听的明白了,值得信赖!
    187****8289
  • 对待我咨询的问题,给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对应的法律政策!有耐心的跟我解释所有的法律问题
    180****6319
  • 很感谢律师给到的意见,也让我们知道怎么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的权利!
    133****2598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