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单位没有签定劳动合同

4.1k浏览 帮助41人
专业服务 律师认证 退款保障
在线咨询,律师1对1沟通
最新修订 | 2024-02-23


一、与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应该注意什么


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必须要有双方当事人,有合同条款,有日期,合同为一式两份,劳动者一份,用人单位一份。合同的日期涉及到劳动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期间,还涉及到日后有可能发生的诉讼时效


在签订每一份合同时,要注意看是不是同一份合同。企业在条款内容上做了一些对自己有好处的修改,还有一些企业准备了几份不同的合同,一份为了应付外部的检查,一份是强力约束劳动者的合同并在实践中执行。


二、关于合同的内容


一份有效的劳动合同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以及合同双方当事人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不要怕繁琐,合同中的条款涉及到的内容越多,规定越细越明确,对劳动者越有益。


三、关于试用期


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随意的离开企业,并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而企业必须能举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企业提供给劳动者的工资都比较低,福利也没有正式员工好。有些企业为了不履行合同义务,会在试用期内找一些借口解雇劳动者,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为注意保护自己的权利。


合同应该在试用期之前签订,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包含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在试用期阶段劳动者有权享受各项社会保险。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为试用期的劳动者买社会保险,并以试用期为借口拒绝履行此义务,而这项义务是法定的,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保险。


首次签订合同可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企业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四、要明确工资类型


首先要明确工资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税前工资是包含了劳动者依法应当承担的个人所得税,劳动者实际拿到的工资是税前工资减去个人所得税和“四险一金”所剩下的金额。如果企业承诺支付的是税后工资,一定要用人单位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否则发生争议时将被认定为税前工资。


五、关于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指“四险”和“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个人承担的费用从工资里扣除。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四险”是法定的,企业给劳动者上保险是一个法定的义务,而“一金”不是法定的,企业可以没有这项福利。


六、要明确双方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违约责任是合同中必不可少的条款,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协议,违约责任中应该包括双方的责任,有些合同只规定了劳动者违约的责任,对企业的责任只字不提,这违反了订立合同中的公平原则。员工应该与企业协商约定责任的认定、赔偿的范围、计算方法和承担方式。


七、关于格式合同


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定型化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一些企业经常利用自己所处的优势地位对劳动者出具格式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都是由企业来制定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处于主导权。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如果发现企业出具格式合同,最好提出异议,要求共同商议订立合同。


如果不得不签订格式合同,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中有些条款是空白的,双方可以协商约定,把约定好的内容填上去,比如合同期限、岗位、工资约定等等。如果劳动者认为还有其他条款需要约定,可以在劳动合同的补充条款中约定。


八、关于培训及其费用


上岗前企业通常对劳动者作一些培训,如果是一些涉及到企业文化、企业背景、企业理念等非技术培训,企业是不应该收费的。一些企业会以培训需要成本之名向劳动者索要培训费,请不要上当。


另外,如果是企业出资对劳动者进行技术类的培训,劳动者若是在试用期内辞职的,企业不得要求支付该项培训费用。而在试用期满后辞职的,劳动者应按照合同期限以及已经工作的年限比例来赔偿培训费用,或者以企业实际支付货币为赔偿数额。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培训称为培训服务期,即企业出资为特定劳动者提供某些特殊培训,而这些培训不是面向普遍员工的,企业可以与享受这些特殊待遇的劳动者约定一个附属期限,即服务期。在这个期限内,劳动者不得随意跳槽,否则要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因此如果有相关的约定应当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九、提防“押金”、“风险金”


一些企业在签订合同前擅自向劳动者索要各种费用,如“押金”、“保险金”、“培训费”等,企业的这些做法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者要谨防上当。


十、保管好自己的证件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通常要看劳动者的各种证件,如身份证、毕业证等。企业可以留有劳动者证件的复印件,而不得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


综上所述,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劳动者更应该注意是否有合同陷阱的情况,而且劳动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来签订的,而且双方都是在自愿的情况下签订,除了必备的条款以外,还可以约定双方都协商一致的内容来执行。




单位没有签定劳动合同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2.2千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答? 12567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6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单位没有签定劳动合同
一键咨询
  • 166****50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8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4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5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8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2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3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5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0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1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5****81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4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7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6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2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0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6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0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5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8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2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0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5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8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1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8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3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6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4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7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8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7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1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5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5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8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5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1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5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7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8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7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5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2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52****959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8****57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8****561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单位没签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
1、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试用期内也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再支付用工之日起满一年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自然人能构成单位行贿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此类行为在满足了如下条件后便可被认定为单位行贿罪:
首先,犯罪所侵害的客体应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
其次,行为人的身份既可以是自然人,亦可以是单位,无论其属于何种类型,只要年满16周岁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即可;
再次,从主观层面来看,本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其行为的动机是为了谋求不正当的利益;
最后,从客观角度来看,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提供财物;
第二,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向上述单位提供各种名义的回扣或手续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38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单位行贿与行贿罪共犯如何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单位行贿罪一旦构成犯罪即会面临两个层次的处罚:
首先,对于此类犯罪行为,法院有权判处被告人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附加罚款;
其次,如果被告人通过行贿手段所获取的非法所得最终被其个人所占有的情况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被施以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
单位行贿罪,意指一个单位为了获取不合法利益而采取行贿手段,或者在违反了国家规定的前提下提供给国家工作人员一定比例的回扣和手续费,且情节严重者。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行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用工单位单方面辞退员工赔偿应该如何计算
[律师回复] 解析:
1.关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作为惩罚性赔偿,并且经济补偿的支付应依据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服务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即每满一年时需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给每位劳动者。
2.对于因劳动者本身存在过失而引起的解雇行为,法律并不要求用人单位给予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所涉及到的经济补偿同样是按照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服务年限的方式进行计算,具体来说就是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给劳动者。
如果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服务超过了六个月但不足一年,则视为已服务一年;
若服务时间未达到六个月,则用人单位只需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单位没续签劳动合同是否要补偿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其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的第46条: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44条第1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伤残鉴定是指法医鉴定人对因故意伤害或意外伤害致人身体损伤及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全面分析,并依据有关标准,评定其损伤的严重程度。关于损伤程度的分级,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重伤、轻伤、轻微伤。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劳动者同意并且积极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公司拒绝签订;未签订合同的情形发生在2008年2月1日以后;并且从进入公司满一个月以后即第二个月开始计算。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7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处罚
1、 未签劳动合同需赔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时应支付双倍工资。2、如果未签合劳动同,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关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律图安心问
服务承诺
专业服务
18W+认证律师,年普法人次15亿+,律图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律师认证
该律师已经过平台身份认证及执业资格等严格审核,确保律师真实且专业,可放心委托!
退款保障
律图全程保障您的消费权益,律师未服务将自动退款至支付账户。
用户真实评价
  • 律师说的很清楚,我一下子就听的明白了,值得信赖!
    137****2849
  • 谢谢律师的回复,非常满意
    152****6526
  • 律师很有耐心,对我的疑问都解答得很清楚详细,回复也很及时,非常值得推荐哟
    139****1643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