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受了工伤职工如何做工伤鉴定?

最新修订 | 2024-03-01
2.3w浏览
律师解析
受了工伤职工做工伤鉴定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4、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5、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工伤鉴定案件·推荐文章

宿迁180****826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7****268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4****244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70人选择咨询律师
688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受了工伤职工如何做工伤鉴定?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0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5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2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2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0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6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7****73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6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8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8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1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7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1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4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3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5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8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1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3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7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3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6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6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1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1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7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6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2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8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0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7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5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6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2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0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7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0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7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0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5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7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5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0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3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6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2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134****993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8****183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990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职工受伤做工伤鉴定在哪里做
工伤伤残鉴定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托的医务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受伤职工及时申请伤残鉴定。如果职工发生工伤,经伤情相对稳定后,发现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同时应当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10w+浏览
工伤赔偿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若滥用其职位所赋予之权力,私自侵占、挪用或非法占有本应属于单位所有之财务资源,倘若该行为尚未触及刑法标准,公司则有权依据规定要求相关责任人予以归还所侵占之资产。
然而,若此种违法行为涉及到的金额颇为庞大,已足以构成刑事犯罪,那么,公司则有权利向公安机关报案,以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此类犯罪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罚金。
若涉案金额更为巨大,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
而当涉案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的程度时,罪犯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且仍需缴纳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聊天记录可以当做证据吗
[律师回复] 解析:
1.电子数据所包括的现有的聊天记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证据形式。
然而,这种电子数据形式的证据必须经过充分核实后,才有资格被视为认定事实所需的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聊天记录常常被参考为视听资料,而这类证据在我国现行的证据分类中被定位于间接证据类别,因此它们本身并不能独立或直接地证明某个特定案件的实际情况。
2.对于由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的交流活动,如果无法证实使用该平台的用户即为相关当事人,那么这些微信证据在法律层面上将无法与案件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这主要是因为微信并非实行实名制,因此无法确定使用微信的人员是否确实为相关当事人。
3.关于微信证据的完整程度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1)由于微信证据通常以生活化的片段式方式进行记录,如果记录不够完整,就有可能导致断章取义,从而无法准确反映出当事人的真实意图;
(2)由于目前尚未制定明确的认证标准以及设立专门的电子证据鉴定机构,部分公证和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瑕疵和遗漏,这无疑加大了法院对电子证据进行认证的难度。
如果微信证据存在上述问题,法院将会依法对其作出不予采纳的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受伤职工怎样做工伤鉴定
1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10w+浏览
工伤赔偿
司法鉴定为轻伤后必须刑拘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需要进行逮捕行动,仅依据轻微伤害程度的鉴定结果,公安部门未必会采取强制性措施。
同时,只有具备充足的其他证据能够明确指向嫌疑人时,才会依法申请执行刑事拘留的程序及相关审批事宜。
公安机关对于现有的罪犯或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员,如果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便可以优先考虑实施拘留:
(1)正在筹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或者在犯罪行为发生后立即被察觉到的;
(2)被害人或者现场目击者亲眼指认其为罪犯的;
(3)在其身边或者居住地发现了确凿的犯罪证据的;
(4)犯罪行为发生后试图自杀、逃离现场或者在逃亡中的;
(5)有销毁、伪造证据或者串通口供的可能性的;
(6)无法提供真实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团伙作案等重大犯罪嫌疑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7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职务侵占罪45万怎么判刑的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例的规定,对于涉及职务侵占行为的犯罪分子,若其所侵占的财产数额达到一定程度,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
具体而言,如果犯罪分子所侵占的财产数额在六万元人民币以上但未满四十万元人民币,则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若其所侵占的财产数额在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但未满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则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被处以没收部分或全部财产的附加刑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提到的“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分别为:
六万元人民币以上但未满四十万元人民币以及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但未满一千五百万元人民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第二条
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十一条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工伤职工如何做工伤鉴定
工伤职工或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用人单位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机构进行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10w+浏览
工伤赔偿
交通肇事全责受害人不谅解可以适用缓刑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那些属于法定刑期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程度的案件,如果被告人能够积极地对被害者及其近亲家属进行经济赔偿且已经得到了对方的谅解,即使尚未获得正式的谅解书,但仍可考虑给予其缓刑的判决。
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之一时,被告人就有可能获得缓刑的处理方式:
首先,当被告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被害者及其近亲家属进行经济赔偿,并且已经得到了对方的谅解,那么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会考虑给予被告人缓刑的判决。
其次,如果被告人的法定刑期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程度,同时他又能积极地对被害者及其近亲家属进行经济赔偿,尽管没有得到正式的谅解书,但是只要被告人表现出良好的悔过态度和诚意,法院仍然可以考虑给予其缓刑的判决。
最后,如果被告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事故现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者隐瞒事故真相、嫁祸他人等行为,一般来说是不适合给予缓刑的。
然而,如果被告人能够积极地对被害者及其近亲家属进行经济赔偿,并且已经得到了对方的谅解,那么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对被告人的量刑标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工伤鉴定受伤后多久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0w+浏览
工伤赔偿
受伤多久能做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受伤,需要做工伤鉴定,经过鉴定认定为工伤的,那么就可以享受工伤的待遇,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的,保险公司会给予补偿,劳动者休养期间的工资用人单位要按时发放。
10w+浏览
工伤赔偿
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职责与权限,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公安机关具有实施和监督强制性措施的权力;
其次,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以及预审方面依法享有广泛的权限;
再次,对于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公安机关有权利不予立案;
而对于己经立案但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公安机关有权撤消案件;
另外,若侦查工作结束后发现应提交法院审判的案件,公安机关将移交给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做出最终决策;
最后,若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尚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但需要进行行政处理,公安机关有权依法进行处理或将其移交相关部门。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条
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职权,是依照法律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预审;决定、执行强制措施;对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已经追究的撤销案件;对侦查终结应当起诉的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不够刑事处罚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代为执行刑罚;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公司要求离职体检但是不给报销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离职后报销款项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处理方式可参考以下建议:
首先,若员工在服务期间有尚未获得报销的相关直接凭证,员工有权请求公司履行职责,为其未获报销的相关费用承担责任。
对于离职后仍未收到报销款的现象,这实际上构成了劳动纠纷。
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先与其雇佣方进行理性沟通和协商,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员工可考虑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例如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诉。
其次,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完成离职手续前,对其工资、差旅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全面结算。
因此,用人单位在员工离职后拖延报销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尽快履行报销义务。
若用人单位仍然拒绝报销,劳动者可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支付令申请。
人民法院将会依据法律程序,依法发出支付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