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寄存人能随时领取保管物吗

最新修订 | 2024-03-01
8.1k浏览
巩海冬律师
巩海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4年
律师解析
寄存人可以随时领取保管物。根据法律规定,无论是否提前约定保管期限,都可以随时领取保管物。但是保管人只有在保管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才能随时请求寄存人领取保管物,若是有约定保管期限,则保管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请求寄存人提前领取。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八百九十九,条寄存人可以随时领取保管物。
当事人对保管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管人可以随时请求寄存人领取保管物;约定保管期限的,保管人无特别事由,不得请求寄存人提前领取保管物。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陈娜娜律师律师其他文章

常州180****306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1****287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1****639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51人选择咨询律师
376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寄存人能随时领取保管物吗
一键咨询
  • 162****74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1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0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6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0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8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1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0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2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8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6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0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8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2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4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5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0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1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8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8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8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3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5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3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1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5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5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5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8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7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7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7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2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0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7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0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5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6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0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3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2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2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7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8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8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181****776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5****382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8****118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吗,提存有什么法律后果
债权人虽然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该权利长期不行使,不仅使权利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也会给提存部门增加负担,同时也不符合物质有效利用的原则。标的物提存后,不论债权人是否提取,都产生债务消灭的法律效果,根据法律规定,标的物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
10w+浏览
债权债务
货物寄存协议应该怎么写
1、保管物。2、保管场所3、保管方法。4、保管期限。5、保管费用及付款办法。六、保管物的交付。七、寄存人是否允许保管人将保管物转交他人保管。八、寄存人未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的,保管人能不能可以留置保管物。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寄存人应该怎样支付保管费
1、寄存人应当按照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向保管人支付保管的费用,这包括保管人的报酬,也包括保管人为保管保管物所支付的必要费用。2、对保管费用的支付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又依法不能确定的,寄存人应当在领取保管物的同时将保管费用支付给保管人。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民法典的保管人返还保管物及通知寄存人的义务有哪些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民法典的保管人返还保管物及通知寄存人的义务有哪些,保管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是什么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无偿保管合同商场寄存物品丢失责任问题谁承担
和商场建立无偿保管关系之后在寄存物品丢失的情况下责任问题有可能是需要商场来承担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商场能够证明在物品整个保管的过程当中,商场的工作人员不存在任何重大过失的话,商场也不需要为寄存物品丢失的这件事情承担任何责任。
10w+浏览
合同事务
袭击警察的物品构成袭警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袭警罪,是指对正在依据法律规定履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实施暴力袭击的犯罪行为。任何对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进行暴力袭击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构成袭警罪,并应受到相应的刑事制裁,即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如果行为人在实施暴力袭击时,还使用了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危险手段,严重威胁到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那么其所面临的刑期将会更长,通常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吸收公众存款罪额度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金额达到人民币二十万元以上时;或者,当企业等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金额达到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时,都将被视为严重犯罪行为;
此外,若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金额超过人民币十万元以上,亦将构成犯罪;
最后,如果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金额超过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同样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顶部
陈娜娜律师
陈娜娜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