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在试用期内能辞职吗

最新修订 | 2024-02-24
8.3k浏览
律师解析
1、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需要提前三天辞职,超过试用期的提前三十天递交书面辞职信
2、职工如果不提前递交辞职信就离职,企业可以认定其是擅自离职,只能按旷工处理,扣除旷工工资。但是劳动者不需支付赔偿金。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规定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关系案件·推荐文章

泰州180****779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7****338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6****952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27人选择咨询律师
634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在试用期内能辞职吗
一键咨询
  • 157****70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7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2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7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8****05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5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2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8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3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2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0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1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5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4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2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4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5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8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6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0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8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0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5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3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1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1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1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2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8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8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7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0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0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4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3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7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6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3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5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4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8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5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2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2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0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7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177****116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751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0****706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试用期内能不能辞职?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试用期内能不能辞职?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婚前买的房,婚后办的过户手续,属于婚内共同财产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婚姻存续期间内,若购房者在婚前购置房产并于婚后完成产权登记的,则该房产被视为婚后所得的财产,具备成为夫妻共有财产之资格;
然而,如若房屋产权人能够提供确凿证据,证实其在结婚前已支付全部或部分购房款,并且只有在婚后才能领取到相应产权证书,那么此房产便不应被视作为婚后夫妻双方的共同资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试用期内职工能否辞职
试用期员工提前三天提出离职就可以了;如果用人单位不发你的工资是违法行为;正式员工适用提前一个月离职,试用期员工不适用。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工伤期间被辞退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贵司面对有工伤情况的员工而采取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那么该员工有权索求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除此之外,他/她还有权向用人单位追讨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赔偿金。
关于公司单方面辞退员工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必须具备法定的理由方可进行,例如劳动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存在严重失职行为,导致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或者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等。
否则,公司将无权解除劳动合同,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且已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其劳动合同更不得随意解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职工医保有没有二次报销
[律师回复] 解析:
通常情况下,普通在职员工所享有的医疗保障,即我们所说的职工医疗保险,是支持二次报销服务的。
所谓的"二次报销",主要面向的群体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他们因治疗所产生的高额费用,除了能够获得正常的报销之外,还可以再次申请报销大病保险的款项,而此项报销并无最高限额的上限。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报销"的前提条件是,病人必须在指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且其医疗支出费用需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要求;
在完成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之后,城镇居民需在该保障体系规定的个人支付部分超出上一年度该地区城镇居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部分;
至于农村居民,则需要扣除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费项目,剩余超出部分如果超过本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也被称为"起付金额")以上,那么这些费用便会被纳入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报销范围,从而实现"二次报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业务经办、统计、调查获取社会保险工作所需的数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如实提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为用人单位建立档案,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缴费等社会保险数据,妥善保管登记、申报的原始凭证和支付结算的会计凭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完整、准确地记录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和用人单位为其缴费,以及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个人权益记录,定期将个人权益记录单免费寄送本人。用人单位和个人可以免费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询、核对其缴费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2023试用期内能不能辞职?
如果还在约定的试用期内,也就是说此时劳动者并未通过考核转正,劳动者也是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申请。但要注意,试用期内提出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而不能直接走人。否则因此给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的话,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房产分割新规有哪些内容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离婚房产分割方面的法律规定如下所述:
首先,若双方对于房产所有权都有诉求且一致同意通过竞拍方式获取,应予以批准;
其次,若其中一方主张房产所有权,则应交由专业评估机构按照市场公允价格对房产进行评估,最终赢得房产的一方需向对方支付相应的补偿款;
最后,如果双方均未提出房产所有权要求,可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将房产进行公开拍卖或变卖,并将所得款项进行合理分配。
在双方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产价值以及归属问题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会依照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第一种情况,若双方都主张房产所有权且一致同意通过竞拍方式获取,应予以批准;
第二种情况,若其中一方主张房产所有权,则应交由专业评估机构按照市场公允价格对房产进行评估,最终赢得房产的一方需向对方支付相应的补偿款;
第三种情况,若双方均未提出房产所有权要求,可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将房产进行公开拍卖或变卖,并将所得款项进行合理分配。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六条
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变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试用期内能不能随时辞职
要看情况,一般来说试用期内辞职,需要提前三天时间通知用人单位。但是,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况,你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没有提前3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况,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违法了。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尚在试用期内可以辞职吗
如果还在约定的试用期内,也就是说此时劳动者并未通过考核转正,劳动者也是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申请。但要注意,试用期内提出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而不能直接走人。否则因此给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的话,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公司解散股东承担责任具体有哪些内容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公司破产后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特此揭示其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法定的清算责任,即针对在公司依法宣告破产后,负有法定的协助公司清理与结清各项业务、财务及法律事务等任务的法定责任人所必需承担的责任。
其次是债务清偿责任,这是指当公司无法履行其所欠债务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负有清偿债务责任的法定责任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再者,财产混同时的无限连带责任也是其中之一,这是指当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发生混同,导致公司财产无法独立于股东个人财产之外时,股东需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此外,清算资料缺失的侵权赔偿责任、逾期清算的损害赔偿责任、瑕疵清算的损害赔偿责任以及私分公司资产的损害赔偿责任等,也都是公司破产后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司在宣告破产后,应当自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展开清算工作。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而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则由董事或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特定人员组成。
若清算组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成立并开展清算工作,债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人民法院接到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因此,从上述法律规定来看,公司的清算义务主要由股东承担,除了在破产清算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组织外,其他情形下,股东均须自行组织清算。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
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快速解决“公司经营”问题
当前660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没出来能辞职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尚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报告之时,您完全有权利提出辞呈。
只要解除了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便有权向其申请一次性的医疗补助以及就业补助。
需要明确的是,劳动者进行工伤伤残程度的鉴定与辞职能否得到批准并无直接联系。
如双方就离职事宜达成共识,即可按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
交强险医药费18000以内是全赔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规定,在责任限额范围之内,我司将全额承担所有赔偿责任(只要您所使用的药物及所提供的服务事项都是符合法律规范并且具有合法发票作为证明)。
但是若超出此责任限额范围,我们将会按照责任比例进行相应的赔偿。
请注意,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尽管我们的车辆保有强制险,但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损失,仅能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赔付。
此外,强制险的赔付对象仅限于对方当事人,而非本车驾驶员或乘客。
在机动车发生事故时,无论责任大小,强制险都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赔付。
关于强制险中的医疗赔偿部分,当医疗费用在18,000元以下时,我司将负责全部赔付。
这里的18,000元是指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具体涵盖了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必要且合理的后续治疗费、整容费和营养费等七个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交通事故的医疗费用通常会由受害人先行垫付,当然也存在部分肇事者愿意主动垫付医疗费用的情况。
如果机动车仅投保了强制险,那么保险公司通常最多只会垫付1.8万元的医疗费用。
如果同时还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话,那么垫付金额则不会超过可能的赔偿总额。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交通警察并没有权力强制任何一方垫付医疗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