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无效情况是有哪些呢

最新修订 | 2024-02-29
4.1k浏览
包敬立律师
包敬立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5314人
律师解析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无效的情况指的是: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无效;
以虚假意思表示订立的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无效;
双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合法利益或国家利益而订立的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推荐文章

镇江188****692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8****979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5****771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35人选择咨询律师
615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无效情况是有哪些呢
一键咨询
  •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3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3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4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6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4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8****44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8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6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3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3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5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4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0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3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4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2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8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0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8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1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2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0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0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4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3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4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4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8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4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5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5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1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6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1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2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1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1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4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0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4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7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6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5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3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3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3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1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3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沭阳180****472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7****119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8****510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竞业协议无效的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劳动合同法只适用于受竞争限制的人员,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限制竞争的范围、地区和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不让律师会见的几种情况
[律师回复] 解析:
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需遵守以下规定:
1.不得将任何关于案件情况的线索,包括揭露和举报犯罪的重要细节,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传递;
2.不得擅自利用自身所拥有的通讯设备,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得以对外界进行电话联络;
3.严禁通过各种形式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串供活动,同时也不得以肢体动作或者通过夹带纸条、手心写字等隐蔽方式,传递可能被视为串供的相关信息;
4.在会见过程中,除律师外,不得允许其他任何人参与其中,尤其是不得携带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家属共同参与会见;
5.不得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传递监管场所明令禁止的各类信息及物品;
6.必须严格防范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借助会见机会试图逃脱监管场所的严密控制。
法律依据:
《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
律师代理参与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庭、仲裁庭纪律和监管场所规定、行政处理规则,不得有下列妨碍、干扰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一)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违反有关规定,携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会见,将通讯工具提供给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或者传递物品、文件;
(二)无正当理由,拒不按照人民法院通知出庭参与诉讼,或者违反法庭规则,擅自退庭;
(三)聚众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否定国家认定的邪教组织的性质,或者有其他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四)故意向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五)法律规定的妨碍、干扰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其他行为。
什么情况补充协议无效
1、没有签字确认的补充协议无效。2、不是真实意思表示的补充协议无效。3、违反法律规定的补充协议无效。4、损害第三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补充协议无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无锡袭警罪量刑判多少年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行人为暴力攻击而对正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进行袭击,便构成了袭警罪,需受到法律的严惩——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行人为利用枪支、管制刀具,甚至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极端方式,严重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安全时,将被判处更为严厉的刑罚——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以暴力或威胁性方式阻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者,也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0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哪种情况是敲诈勒索罪的标准
[律师回复] 解析:
1、敲诈勒索行为是指使用恐吓、威胁、强迫等手段来迫使受害者交出财产的行动。
然而,此类行为仅在涉及到金额较大时方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名。构成此罪的主观要素为直接故意,且犯罪动机须是非法获取他人财产。
2、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对于敲诈勒索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行为,若涉及到金额较大或存在多次敲诈勒索的情况,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责任。敲诈勒索罪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为人以即将采取的积极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者或持有者施加恐吓压力。
(二)行为人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既可以是财物的所有者或持有者,也可以是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其他人员。例如,财物所有者或持有者的亲属等。
(三)威胁的表达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可以当面向受害者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表达,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传达;可以由行为人亲自实施,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转达;可以明确表达,也可以隐晦暗示,这些均不会影响本罪的成立。
(四)威胁要实施的侵害行为种类繁多,有些可以立即实现,如杀害、伤害,而有些则需要等待未来才能实现,如揭露个人隐私。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威胁将要实施危害行为并不代表其在威胁发出时未实际实施任何危害行为,例如威胁将要实施伤害行为,但在威胁发出时却实施了相对较轻的殴打行为;或者威胁将要实施杀害行为,但在威胁发出时却实施了伤害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房屋转让协议无效的情况
1、房地产分离出卖,合同无效。2、产权主体有问题,合同无效。3、侵犯优先购买权,合同无效。4、非法转让,合同无效。由于房屋是建筑在土地上的,为土地的附着物,具有不可分离性,因此,房屋的所有权通过买卖而转让时,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必须同时转让或随房屋转移。
10w+浏览
房产纠纷
无证驾驶取保候审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当犯罪嫌疑人正在享受取保候审的保护之时,倘若出现未经许可便持有驾驶执照并进行驾车活动的情况,他们并不会因此再度被关进监牢之中。但是,请务必注意到,犯罪嫌疑人们在这段宝贵的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罔顾法律的规定,实施了无证驾驶的行为,这就等同于直接藐视了法律的尊严。在这种情况下,公安部门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终止取保候审的程序。如果违法行为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他们被正式逮捕。对于无证驾驶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
首先,机动车驾驶者在未曾接受过专业驾驶员培训学校的驾驶技能训练以及考试,以至于未能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擅自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这就是典型的无证驾驶;
其次,驾驶者所驾驶的机动车型号超出了其所持驾驶证核定的准驾车型的范围;
再次,使用伪造、变造的驾驶证或者通过其他非法途径获取的驾驶证,或者因为过期超过一年而被注销,或者被暂时扣留、吊销或撤销的,都应当被视为无证驾驶;
最后,驾驶者的年龄或者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驾驶条件的情况,同样也属于无证驾驶的范畴。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9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什么情况下医疗纠纷协议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纠纷协议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10w+浏览
医疗纠纷
信用卡诈骗罪四种情况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信用卡欺诈犯罪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如下所述:
首先,持有信用卡者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超越了银行所规定的透支额度或期限,且在发卡银行进行了催收之后仍然未能偿还债务;
其次,制造和利用假冒的信用卡进行消费,或者通过虚构个人身份资料获取信用卡并加以滥用;
再者,对于已经失效的信用卡依然进行使用;
最后,未经授权擅自盗用他人信用卡进行消费活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5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刑事拘留多少天期限内有效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规,刑事拘留时长最长限制为37天。
然而,若到了37天之后,当事人尚未获得释放,则很有可能已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被刑事拘留后,往往会呈现出以下几种结局:
首先,如果经详加调查后,发现并无犯罪事实存在,那么将予以释放入实;
其次,若经过深入分析,当事人并不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也将会被释放;
再次,倘若当事人具备取保候审的资格,那么将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最后,若当事人满足逮捕条件,但同时又存在不宜进行羁押的法律情节,那么将依法办理监视居住手续,并予以释放。
公安机关在对被拘留者进行审查时,如认为其需要被逮捕,应当在拘留期限届满之日起的三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交审查批准申请。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提交审查批准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那些流窜作案、多次作案以及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而言,提交审查批准的时间甚至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刑事拘留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同时也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强制手段,主要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因此,一旦当事人遭受刑事拘留,他们及其家属应当立即寻求律师的帮助和支持,以便更好地维护被拘留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什么情况下离婚协议是无效的?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关系破裂后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双方签订协议离婚。如果协议离婚,男女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签署离婚协议。如果签订离婚协议,民政部门可以根据男女双方达成的离婚协议确定双方已经完成了相关分配,为其办理离婚登记。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抢劫罪迫协指的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抢劫犯罪活动中所涉及到的胁迫情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明确表示出来的胁迫方式;另一种则是采用暗示性的手段进行胁迫,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被胁迫者并未实际交付财务给施暴者,但他们受到了暗示性的威胁,从而导致了精神上的恐慌,最终被迫在现场交出了自己的财产。而在抢劫罪中,胁迫行为所具备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暴力性质,也就是说,这种胁迫行为必须以对受害者实施某种形式的伤害作为基础,以此来达到恐吓的目的;
同时,这种胁迫行为还必须是发生在现场的,也就是说,施暴者的意图是通过这种方式立即迫使受害者交出自己的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2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