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不当得利的被告人该如何确定

最新修订 | 2024-04-12
1.3k浏览
卞晓飞律师
卞晓飞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53人
律师解析
厘清不当得利的权利主张需要明晰不当得利这一概念以及其构成要素。
所谓不当得利,系指未经法律承认或者授权,当事人就取得了不应得到的利益并因此导致他人损失,进而应该承担归还该非法所得的责任。
例如,在商品销售过程中收取过多的款项,或是捡到他人遗失之物并擅自占为己有等行为皆属于不当得益。
在此情况下,获取利益的一方称为受益人,遭受损失的一方则被称为受害人。
由此,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便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受益人作为债务人,受害人则作为债权人
对于不当得利,其具备以下四方面的构成要件:
第一,一方需实际获取利益;
第二,其他相关人的利益必须受损;
第三,一方的获利与其接受之损害具有因果联系;
第四,一方的获利以及他人的损失均缺乏法律依据,既不存在于实体法层面,亦未订约明确约定,或者曾经拥有过法律认可的依据,但随后该项依据已然消失不见。
在得知自身受益无任何法律支持或者知晓其合法依据已经不再成立后,受益人应当自觉主动地返还不当得来的利益给受害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条【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第九百八十六条【善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免除】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第九百八十七条【恶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第九百八十八条【第三人返还义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债务债权案件·推荐文章

宿迁188****571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4****56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1****22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91人选择咨询律师
591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当得利的被告人该如何确定
一键咨询
  • 166****66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0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0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8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4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4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6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1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3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6****48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1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0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6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1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8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8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1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5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4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0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4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5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4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0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5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7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8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6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3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5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8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1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2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5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4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4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3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7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5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7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8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0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8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2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3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7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8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177****320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7****737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0****692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不当得利所得该怎么进行返还
1、受益人善意时的返还,即在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2、受益人为恶意时的返还。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如何计算广告违法所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针对虚假广告罪的量刑中,主要根据虚假广告的具体界定、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所获得的非法收益总额的高低及犯罪行为的恶劣程度进行裁量。
倘若行为人通过制作和传播虚假广告而获取了高达一百万元以上的不法经济利益;
或者使得个别消费者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五十万元以上,亦或是众多消费者的累积损失超过两百万元;
甚至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严重伤害等严重后果时,便有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广告罪,并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六十七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传染病防治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三)利用广告对食品、药品作虚假宣传,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二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
(五)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六)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58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不当得利纠纷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实,使一方的财产总额增加。财产的增加包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对利益的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金钱,还有劳务及使用权等权益的增加,如财产利益上负担的消灭。他方受损。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有哪些程序
[律师回复] 解析:
发明专利的实质性审查环节所涉及的具体流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专利申请人须依照相关法规向专利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应同时提交申请日前与相应发明成果紧密关联的参考文献作为支撑材料;
其次,专利主管机关将对上述申请进行全面细致地审查,若发现申请内容存在任何不足之处,可直接通告申请人依规进行必要的修订纠正;
最后,倘若经过严谨的审查过程未发现足以构成驳回申请的理由,则专利主管机关有权依法颁发发明专利证书以示认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自发明专利申请日起满四年,且自实质审查请求之日起满三年后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专利权人的请求,就发明专利在授权过程中的不合理延迟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但由申请人引起的不合理延迟除外。
为补偿新药上市审评审批占用的时间,对在中国获得上市许可的新药相关发明专利,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专利权人的请求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补偿期限不超过五年,新药批准上市后总有效专利权期限不超过十四年。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涉金额18w如何定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涉案金额的计算标准如下:
(一)对于那些掩饰或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人民币三千元至一万元之间的行为,将被视为情节严重;
(二)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总价值超过了人民币十万元,则将被视为情节特别严重;
(三)如果行为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次数达到了十次以上,或者是三次以上并且其总价值已经达到了人民币五万元以上,那么也将被视为情节严重。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
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二)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三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司法解释对掩饰、隐瞒涉及机动车、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认定“情节严重”已有规定的,审理此类案件依照该规定。
什么是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
10w+浏览
债权债务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流程及费用包括哪些环节
[律师回复] 解析:
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时,以下是详细而明确的操作步骤:
首先,需要准备充足的申请文件,其中包含请求书、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等必要元素。
其次,必须将这些材料递交至专利局大厅或当地专利代理窗口,亦或是通过邮寄方式进行提交。
当以上工作完成后,国家专利局将会发出受理通知书,至此,您的专利申请已正式启动审批流程。
接下来,您需缴纳相应的申请费用,除了亲自前往专利局收费处或专利局代理处支付之外,也可以选择通过银行转账或者邮局汇款等方式来缴纳。
缴纳完毕后,专利局会对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形式审查,若初审合格,便可授予专利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如果经过初步审查未发现任何驳回理由,那么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将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并向申请人发放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进行登记和公告。
自公告之日起,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即刻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条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
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拾得遗失物是否不当得利?
拾得遗失物本身不属于侵权,也不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 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吹得82喝酒算酒驾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规定,驾驶员在测量中的呼气酒精浓度(BAC)高于或等同于每百毫升20毫克,而低于每百毫升80毫克时,将被视为酒后驾车;
若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值超过每百毫升80毫克,则将被判定为醉酒驾驶。
对于那些在饮酒之后仍然驾驶机动车辆的人员,将被暂时吊销六个月的机动车驾驶证,同时还需接受一千元至两千元不等的罚款处罚。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专利侵权的相同侵权具体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侵权行为形态乃为侵犯他人权益之不当作为所呈现之表现方式,乃根据各种不同之评价标准对各类侵权行为进行严谨认真的划分,而此类精细的分类则对确立专利侵权行为的权利归属与责任承担原则、责任要件以及其他相关的专利侵权责任问题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经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表演者或者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行为。
三人关系不当得利
三人关系不当得利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当存在二人以上财产价值的转移关系时,情形较为复杂。三人关系的不当得利,不仅与物权变动关系密切,而且,涉及到合同相对性原理以及第三人的保护问题。不仅是实质的正义观念影响到三人关系不当得利结果的判断,不当得利法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关系也制约最终的结果。
10w+浏览
债权债务
缔约过失和确认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无效合同的处理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需要执行返还财产的操作。
返还财产的含义在于,当合同被确定为无效或撤销之后,合同当事人有权要求对方返还已经交付的物品,而对方则需承担将已接收之物返还的义务。
其次,如果因无效合同所获得的对方财产无法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那么就需要根据所获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并以货币的形式向对方提供补偿。
再者,如果由于合同无效导致一方当事人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并且另一方对此存在过错,那么就应该由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基于缔约过失责任产生的。
然而,这里的“损失”仅限于实际已经发生的部分,预期利益并不在此列,因为无效合同的处理原则是尽可能地恢复原状。
最后,如果发现当事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行为,从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的利益,进而导致合同无效,那么由此获取的财产将被收归国有或者返还给相关的集体和第三方。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