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试用期合同离职要一个月合法吗

最新修订 | 2024-04-17
2.5k浏览
张恒律师
张恒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07人
律师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员工在辞去工作时必须提前一个月提交申请。
通常情况下,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请求;而对于处在试用期的劳动者来说,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当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条款,那么劳动者有权即时解除与该公司之间的雇佣关系,并且无需提前向用人单位通报。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合同案件·推荐文章

徐州152****184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7****324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6****984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78人选择咨询律师
636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试用期合同离职要一个月合法吗
一键咨询
  •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2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1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4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2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1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7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8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2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6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5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6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3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7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1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5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4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0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7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7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5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1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1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0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2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0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8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4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3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2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4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5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4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4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0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5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6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1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5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7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8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6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3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0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0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178****398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652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814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试用期满一个月随时辞职是否合法?
试用期满一个月随时辞职是合法的,在试用期限内,劳动者完全是可以随时离职的,这是我们国家《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所赋予劳动者一项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同时也规定了,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酒精测试36算不算违章呢
[律师回复] 解析:
经测试得出结果值为36,属于酒后驾车范畴。
根据相关规定,酒后驾车是指司机体内的酒精浓度大于或等于20毫克每百毫升(mg/100ml)且小于80毫克每百毫升(mg/100ml)时进行的驾驶操作。
鉴于测定数值36远远超出了20的标准,因此可以判定该司机属于酒后驾车,应依法对其暂时扣留驾驶证并处以相应罚款。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试用期一个月辞职有工资吗?
法律没有规定几天内辞职或被辞退可以不给钱;试用期内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付出了劳动,产生了价值,于情于理于法都应当给工资。辞退,说明是公司的主动行为,更应当给工资。一般正规的公司辞退员工,哪怕只有3天,也会结清工资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试用期做了一个月会辞职吗?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试用期做了一个月会辞职吗?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合伙人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鉴于合伙人并非职务侵占罪的适宜主体,因此其行为无法被判定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标准范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的实施者应当是那些未接受国有化处理的公司、企业以及其它单位中的在职员工。
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所提到的“公司”,特指依据我国《公司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
而“企业”则是指按照企业登记法规,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具备经营资质的经济实体。
至于“其他单位”,则泛指公司、企业之外的非国有性质的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例如:
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学校等;
这些单位通常也具有法人资格或者法定的集体经济组织身份,能够以自身名义独立开展经济活动,并且可以用自身名义、自有财产对外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7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贷款中介入职被抓了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之下,公司雇员无需为公司的违法活动承担任何形式的刑事责任。
然而,当他们协助公司实行直接面向公众的非法吸纳存款行为时,这些公司雇员可能会被视为共同犯罪的从犯,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至于网络借贷平台在犯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属于单位犯罪的范畴。
在相关责任人被捕之后,如何量刑将取决于所触犯的具体犯罪罪名以及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
对于涉及犯罪活动的网贷公司,司法部门应该依法对其处以罚金,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施加刑罚。
这是因为网贷公司的犯罪行为属于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为了自身利益,经过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的决定,实施了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公安机关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涉案人员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并在三日后提交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若需延长拘留期限,可再申请延长一至四日;
检察机关则通常会在七日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对于流窜作案、结伙作案或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人,提请批捕的时间还可以延长至一个月。
因此,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三十七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董监高的任职资格限制具体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具有如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担任何公司的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职务:
首先,个人缺乏完全或部分的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若因贪污、受贿、侵吞、挪用公司财产或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罪行而遭受刑事处罚,且待刑期届满后尚不足五年,抑或是因触犯刑法被剥夺政治权利且待其刑期满后尚不足五年;
再次,担任正在进行破产清算程序的公司或企业中的董事或厂长、总经理职务,并且对于该公司或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人士,在该公司或企业的破产清算完成之日起尚未超过三年;
此外,担任由于违反法律规定而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且对于该公司或企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的人士,自该公司或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尚未超过三年;
最后,个人所背负的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能偿还。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
(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
公司违反前款规定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
公车私用职务侵占罪判几年
[律师回复] 解析:
职务侵占系指个人利用其职务上所得到的种种便利条件,对所在单位的财产进行非法占据的不良行为;
反之,所谓的公车私用,并非针对车辆本身进行所有权的获取,而是将其作为交通工具来使用的一种情况,因此这种行为并不符合职务侵占的犯罪定义。
职务侵占罪的攻击目标主要涉及到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各类财富资源,既包括有形资产,例如货币、外币、有价证券等已经被这些单位所实际控制和管理的财物,同时也涵盖了那些虽然属于本单位所有但尚未被实际占有和管理的财物,比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所持有的债权。
从财物的形态来看,犯罪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物质,还包括无形资产,例如工厂、电力设施、煤气设备、天然气管道、工业产权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试用期一个月内离职有工资吗?
试用期一个月内离职肯定是有工资的,不管是工作多久只要员工付出了劳动力,那么就可以获得劳动的报酬,一般度用期的工资是不能低于岗位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这样才能保障到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会计离职超过30天拖欠工资怎么维权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您离开任职企业后未能获得结算薪资时,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首先是进行理性谈判以达成问题的解决方案;
其次,您也可以选择向劳动行政监督机构投诉诉求权益保障;
再次,您还可以直接提起仲裁程序。
为了证明自己的工资请求权,您需要积极地收集并出示相关证据,依照法律法规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交仲裁申请,要求雇主支付应得的工资报酬;
最后,若对仲裁裁决结果仍有异议,您有权在收到仲裁文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提醒广大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工资权益的过程中,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劳动关系事实,例如工资清单、出勤记录以及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文件等;
其次,在确定劳动关系真实存在的基础上,对于雇主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您可以尝试与雇主进行协商,要求其补发所欠工资;
第三,若协商无果,您应当携带相关资料前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最后,若拖欠工资金额较大,您可以考虑聘请律师协助处理,通过诉讼途径追讨被拖欠的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试用期满一个月辞职有工资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可知,试用期满一个月辞职有工资,因为在我国只要劳动者有提前和用人单位提前申请过的话,那么用人单位是没有任何理由主张不给劳动者工资。如果要是用人单位恶意不给工资的话,广大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有关部门投诉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离职但是公司不批准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若您打算辞去目前所任职之公司,但却遭到东家的拒绝批准,在此情况下,作为劳动者的您完全有权利按照法定程序提前30天向所在单位递交辞职申请来终止双方之间的雇佣关系。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劳动者有权依照自身意愿,通过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方式,来解除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
同时,对于处在试用期阶段的劳动者而言,他们也可在提前三日内通知用人单位后,依法解除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款明确指出,如果用人单位采取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者进行工作,或者用人单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强行命令员工从事危险作业,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时,劳动者有权立即解除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且无需事先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
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