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合并审理案件如何确定原被告

最新修订 | 2024-04-21
2.4k浏览
曹静律师
曹静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693人
律师解析
首先,原告必须为认为特定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具有法定资格的实体组织。
其次,若与特定行政行为在法律上存在利益关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具有法定资格的实体组织对该行为持有异议,则他们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向司法机关提出行政诉讼请求。
关于被告的确立方面,应依照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公民、法人或其他具有法定资格的实体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作出特定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即成为被告。
对于经过复议程序的案件,如果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那么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将作为被告;反之,如果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复议机关就会成为被告。
倘若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共同作出了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那么这些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将构成共同被告。
此外,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也将作为被告。
而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则委托的行政机关将作为被告。
最后,若行政机关被撤销,那么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将作为被告。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行政诉讼案件·推荐文章

泰州177****512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25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962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49人选择咨询律师
366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合并审理案件如何确定原被告
一键咨询
  • 173****08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7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0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7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8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0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0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5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7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0****00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5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2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7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2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2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4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2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8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4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5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6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5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5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2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2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5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3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3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2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3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3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8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8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3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8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0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3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8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2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7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1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5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0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8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4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0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2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2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1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180****107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8****908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7****959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发回重审案件原告可以撤诉吗
案件被发回重审以后原告还是可以撤诉的,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5条的规定,原告如果要撤诉的话,必须要向法院递交申请书,在人民法院同意的情况下,原告才能撤诉,撤诉要在法院宣判前提出。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原审原告反诉被告需要什么条件
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这件事情具有双面性,第二提出的观点具有对抗性,第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达到这些主要条件方可反诉。之所以在这个诉讼程序中提起反诉,是为了抵消或者吞并原告的诉讼请求,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并购重组审核结果公告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2014年第16次会议于2014年3月21日召开。现将会议审核结果公告如下: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无条件通过。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无条件通过。
10w+浏览
公司经营
案件诉讼标的额按原告还是法院确定?
如果说在确定案件的诉讼标的额时一般会以原告的请求来确认的,如果说当事人之间因诉讼标的额发生争议后也是可以要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那么诉讼的标的额也是会确定诉讼费用的具体金额,同时根据不同的诉讼标的额也是会确定由不同级别的法院进行受理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一审被告的证据二审原告可以用吗
可以。二审程序中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