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肇事罪主观表现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9-09
922浏览
律师解析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心理状态应为过失,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应对其行为可能引发的对社会公众安全构成威胁的后果有足够的预知能力却未能预见,又或者虽然已经预见到这一后果,但由于过于自信能够避免,最终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的发生。这种过失既可以针对特定的受害者,如人员伤亡,也可以是对车辆、行人和公共财产等造成的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交通肇事案件·推荐文章

镇江181****847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6****681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6****830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30人选择咨询律师
595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罪主观表现是什么
一键咨询
  •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0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7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7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8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0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3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4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8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6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1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6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3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6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6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1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8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4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6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0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5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3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1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8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1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8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5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1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7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8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4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4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2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1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1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1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2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7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8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6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7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3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7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3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0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6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3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56****871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7****231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2****390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肇事罪主观表现为哪些
交通肇事罪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地未能预见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行为人应预见其行为可能导致事故,因疏忽而未预见,或虽预见但轻信能避免,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这种过失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关键要素。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事故负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区别包括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事故中的主要责任方来说,他们无疑在引发此次事件的众多因素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此情况下,他们将被要求承担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的责任。例如,在涉及到赔偿金的问题时,主要责任方可能需要支付高达60%至90%的赔偿金。
此外,他们还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行政处罚。相较之下,次要责任方的过失对事故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他们所承担的赔偿份通常在10%至40%之间,同时所承受的行政处罚也会相应减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武汉法务
武汉法务
3.9w浏览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表现在哪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观方面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该犯罪的主观层面上,其表现形式为过失,具体可细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此处所谓的过失,实际上是对行为人自身违反规定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表现有哪些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心态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因疏忽或过度自信未能预见或已预见但侥幸心理导致交通事故。根据中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严重违反交通规则造成重大事故的行为人将面临交通肇事罪指控。若事后逃逸或有其他恶劣情节,处罚将更重。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哪些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方面交通肇事罪在主观层面上表现为过失犯罪,这种过失包含了行为人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的过错以及因过于自信所引发的失误两种情况。尽管行为人对于违反规章制度可能抱有故意或者明确知晓的心态,然而针对自身违规行为产生的严重结果,他们内心所感受到的则是过失的态度。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受贿罪的主观表现是什么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只有行为人是出于故意所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利益,而无受贿意图,后者以酬谢名义将财物送至其家中,而前者并不知情,不能以受贿论处。
10w+浏览
顶部
包同贺律师
包同贺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连云港134****7757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徐州180****633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6****8169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扬州188****147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3561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镇江135****152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