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认筹合同转让可以退吗

#房屋买卖 最新修订 | 2024-10-13
5.5k浏览 6点赞
袁柏林律师
袁柏林律师在线
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5.0分服务:2724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房屋买卖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房屋买卖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房屋买卖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房屋买卖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房屋买卖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房屋买卖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专业处理房屋买卖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房屋买卖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房屋买卖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答
可以退。
律师解析
可以退。在以下情况下:
1、在没有签订任何条款的时候,认筹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购房者在认筹过程当中,所交的认筹金是可以退还。
2、要认真的看合同,有没有进行约定。如果开发商在认筹协议上约定,购房者以后由于个人原因不购房,那么认筹金就不能退还。
法律依据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六条
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销售。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房屋买卖案件·推荐文章

镇江156****154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6****942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587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6****154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6****942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587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6****154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6****942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587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37人选择咨询律师
609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认筹合同转让可以退吗
一键咨询
  • 161****58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8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6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1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0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3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3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8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8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6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1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0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3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3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6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4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2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2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5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2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8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7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7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6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5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8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3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0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6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6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6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5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4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5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5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8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0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4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3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5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2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6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2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6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8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6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8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7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6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6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4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2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2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5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2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8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7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7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6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5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8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3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0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6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6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6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5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4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5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5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8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0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4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3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5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2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6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2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6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8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6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8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7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6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152****100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83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7****186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100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83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7****186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100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839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7****186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认筹合同转让可退吗
可以退。在以下情况下:1、在没有签订任何条款的时候,认筹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购房者在认筹过程当中,所交的认筹金是可以退还。2、要认真的看合同,有没有进行约定。如果开发商在认筹协议上约定,购房者以后由于个人原因不购房,那么认筹金就不能退还。
1w浏览2024-09-10
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
[律师回复] 对于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某个人独资企业2020年度实现内部生产经营所得100000元,另外,取得财产转让收益41700元(不动产原值3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转让价15万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税费8300元)。
方案
一:该财产作为企业财产,转让收益并入生产、经营所得统一纳税。
应纳税额=141700×35%-6750=42020(元)
方案
二:该财产作为投资者个人的其他财产,转让收益按“财产转让所得”单独纳税。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41700×20%=8340(元)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合计应纳税额=20200+8340=3659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42020-36590=6255(元)
上例中,如果财产转让收入为60000元,转让税费应为3300元,则转让收益=60000-(300000-202000)-3300=-43300(元)。两种方案计算的应纳税额如下:
方案
一:应纳税额=(100000-43300)×35%-6750=13095(元)
方案
二:“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为零;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应纳税额合计=20200+0=2020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增加税负:20200-13095=15155(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纳税人根据需要通过增资或减资,将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进行相互转化,可以改变适用税目、税率,从而改变税负。
应当指出,由于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上例中企业实现的内部生产、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纳税人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不可采取上述筹划策略。
4.8w浏览
认筹合同转让可以退吗?
8.1w浏览2024-02-23
认筹合同转让可以退吗
可以退。在以下情况下:1、在没有签订任何条款的时候,认筹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购房者在认筹过程当中,所交的认筹金是可以退还。2、要认真的看合同,有没有进行约定。如果开发商在认筹协议上约定,购房者以后由于个人原因不购房,那么认筹金就不能退还。
1w浏览2024-10-12
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
[律师回复] 对于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某个人独资企业2020年度实现内部生产经营所得100000元,另外,取得财产转让收益41700元(不动产原值3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转让价15万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税费8300元)。
方案
一:该财产作为企业财产,转让收益并入生产、经营所得统一纳税。
应纳税额=141700×35%-6750=42020(元)
方案
二:该财产作为投资者个人的其他财产,转让收益按“财产转让所得”单独纳税。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41700×20%=8340(元)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合计应纳税额=20200+8340=3659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42020-36590=6255(元)
上例中,如果财产转让收入为60000元,转让税费应为3300元,则转让收益=60000-(300000-202000)-3300=-43300(元)。两种方案计算的应纳税额如下:
方案
一:应纳税额=(100000-43300)×35%-6750=13095(元)
方案
二:“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为零;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应纳税额合计=20200+0=2020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增加税负:20200-13095=15155(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纳税人根据需要通过增资或减资,将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进行相互转化,可以改变适用税目、税率,从而改变税负。
应当指出,由于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上例中企业实现的内部生产、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纳税人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不可采取上述筹划策略。
4.8w浏览
认筹合同转让可以退吗
10w+浏览2024-03-02
认筹金转定金代签合同能退吗?
1、如在起诉前开发商还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定金需要退回; 2、买方违约,定金不予返还;卖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 3、双方履行正式合同过程中,一方违约的,适用“不予返还”或者“双倍返还”; 4、未能签约的,卖方应把定金全数返还买方。 5、买方违约的,定金不予返还;卖方违约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1w浏览2024-09-07
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
[律师回复] 对于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某个人独资企业2020年度实现内部生产经营所得100000元,另外,取得财产转让收益41700元(不动产原值3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转让价15万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税费8300元)。
方案
一:该财产作为企业财产,转让收益并入生产、经营所得统一纳税。
应纳税额=141700×35%-6750=42020(元)
方案
二:该财产作为投资者个人的其他财产,转让收益按“财产转让所得”单独纳税。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41700×20%=8340(元)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合计应纳税额=20200+8340=3659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42020-36590=6255(元)
上例中,如果财产转让收入为60000元,转让税费应为3300元,则转让收益=60000-(300000-202000)-3300=-43300(元)。两种方案计算的应纳税额如下:
方案
一:应纳税额=(100000-43300)×35%-6750=13095(元)
方案
二:“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为零;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应纳税额合计=20200+0=2020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增加税负:20200-13095=15155(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纳税人根据需要通过增资或减资,将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进行相互转化,可以改变适用税目、税率,从而改变税负。
应当指出,由于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上例中企业实现的内部生产、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纳税人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不可采取上述筹划策略。
4.8w浏览
认筹合同转让可退吗?
10w+浏览2024-02-20
认筹金转为定金合同未签能退回来吗?
1、如在起诉前开发商还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定金需要退回; 2、买方违约,定金不予返还;卖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 3、双方履行正式合同过程中,一方违约的,适用“不予返还”或者“双倍返还”; 4、未能签约的,卖方应把定金全数返还买方。 5、买方违约的,定金不予返还;卖方违约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1w浏览2024-10-15
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
[律师回复] 对于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某个人独资企业2020年度实现内部生产经营所得100000元,另外,取得财产转让收益41700元(不动产原值3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转让价15万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税费8300元)。
方案
一:该财产作为企业财产,转让收益并入生产、经营所得统一纳税。
应纳税额=141700×35%-6750=42020(元)
方案
二:该财产作为投资者个人的其他财产,转让收益按“财产转让所得”单独纳税。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41700×20%=8340(元)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合计应纳税额=20200+8340=3659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42020-36590=6255(元)
上例中,如果财产转让收入为60000元,转让税费应为3300元,则转让收益=60000-(300000-202000)-3300=-43300(元)。两种方案计算的应纳税额如下:
方案
一:应纳税额=(100000-43300)×35%-6750=13095(元)
方案
二:“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为零;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应纳税额合计=20200+0=2020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增加税负:20200-13095=15155(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纳税人根据需要通过增资或减资,将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进行相互转化,可以改变适用税目、税率,从而改变税负。
应当指出,由于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上例中企业实现的内部生产、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纳税人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不可采取上述筹划策略。
4.8w浏览
认筹合同转让可退吗
10w+浏览2024-03-03
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
[律师回复] 对于财产转让收益的筹划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某个人独资企业2020年度实现内部生产经营所得100000元,另外,取得财产转让收益41700元(不动产原值3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转让价15万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税费8300元)。
方案
一:该财产作为企业财产,转让收益并入生产、经营所得统一纳税。
应纳税额=141700×35%-6750=42020(元)
方案
二:该财产作为投资者个人的其他财产,转让收益按“财产转让所得”单独纳税。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41700×20%=8340(元)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合计应纳税额=20200+8340=3659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减轻税负:42020-36590=6255(元)
上例中,如果财产转让收入为60000元,转让税费应为3300元,则转让收益=60000-(300000-202000)-3300=-43300(元)。两种方案计算的应纳税额如下:
方案
一:应纳税额=(100000-43300)×35%-6750=13095(元)
方案
二:“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为零;
“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100000×35%-6750=20200(元)
投资者应纳税额合计=20200+0=20200(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增加税负:20200-13095=15155(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纳税人根据需要通过增资或减资,将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进行相互转化,可以改变适用税目、税率,从而改变税负。
应当指出,由于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上例中企业实现的内部生产、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经营所得金额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以上计算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分开或合并计算的税负不同,纳税人可根据预期所得实现情况,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测算,以选择一个较轻税负的方案,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国税函[2020]84号《通知》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纳税人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不可采取上述筹划策略。
4.8w浏览
认筹合同转让能退吗
10w+浏览2024-02-19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扬州181****289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56****77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8****5775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2****891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390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镇江178****499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289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56****77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8****5775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2****891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390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镇江178****499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289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56****77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8****5775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淮安152****891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390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镇江178****499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