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期限约定5年有效吗?

最新修订 | 2024-08-13
浏览10w+
解晶律师
解晶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19人
专家导读 法律对最长保证期间并没有作规定,只是规定了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时候该如何处理。保证期根据保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保证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自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如果保证期间约定为保证责任至主债务本息结清时至,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此时是两年。
担保期限约定5年有效吗?

一、担保期限约定5年有效吗

法律对最长保证期间并没有作规定,只是规定了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时候该如何处理。保证期根据保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保证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自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如果保证期间约定为保证责任至主债务本息结清时至,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此时是两年。《民法典》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我国《民法典》允许当事人可以在保证期间上进行意思自治。保证期间约定了5年,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原则,于法有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连带责任的保证期间】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二、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内容

1、当事人对保证期间有约定的,从约定。

2、保证合同约定的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未约定。

3、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

4、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5、最高额保证合同对于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清偿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没有约定债务清偿期限的,保证期间自最高额保证终止之日或自债权人收到保证人终止保证合同的书面通知到达之日起6个月。

6、约定保证期间的变动,须经过保证人的书面同意。

7、保证期间为不变期间。

三、债权担保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第二十七条:保证人依照本法第十四条规定就连续发生的债权作保证,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保证人对于通知到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k字,预估阅读时间14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32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担保期限约定5年有效吗?
一键咨询
  •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1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0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8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0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5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0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4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1****10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0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6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5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1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4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担保期限约定5年有效吗
法律对最长保证期间并没有作规定,只是规定了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时候该如何处理。保证期根据保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保证未约定保证责任的,自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如果保证期间约定为保证责任至主债务本息结清时至,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此时是两年。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担保期限约定3年是否有效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担保期限约定3年有效吗
担保期限约定3年有效。
问:李律师,我公司准备为另一合作伙伴的借款提供担保。是连带责任担保。约定的保证期间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3年。我想请问,这种约定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法律漏洞,我们会否承担额外的风险?另外我还想问一下,如果约定承担保证责任直到本息还清为止(这种约定我知道以前是很多的)这种约定又有无法律效力?盼请答复。谢谢。
答:保证期间和相应诉讼时效的问题,是非常专业的问题。你咨询的内容我相信也是困惑很多人的问题。本人对此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解答如下,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
首先回答你的
第二个问题。约定“承担保证责任直至本息还清为止”情形的,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视为对保证期间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
其次,你的
第一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要搞清这个问题,
首先需明白两个概念。保证期间的起算点和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并弄清二者的关系。以你所提到的连带责任保证为例,保证期间的起算点为主合同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而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根据担保法解释规定则是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计算。
科学地讲,对于“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2年是否有效”这种说法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例如咨询所提到的三年约定,从约定效力和法律后果来讲效力就有可能不同。
仅仅就约定本身的效力来看,因我国法律并不禁止对保证期间约定超过2年,为此约定3年是可以的。但从产生法律后果来看,超过2年的约定是否一定有效还要根据是否能发生有效的法律后果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咨询所提到的连带责任保证为例分析:
第一种情况。如果债权人在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2年内,假设是在1年6个月时,向主合同债务人主张了权利的话。那么主合同债务发生诉讼时效中断,主合同债务诉讼时效重新计算,可从此时起再算2年。即主债务诉讼时效有效期将最终延长至原先约定的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的第3年6个月。此时约定3年保证期间,显然当保证期间到期届满时,主债务还是有效的。因没有过诉讼时效。为此只要在约定的3年的保证期间届满前债权人要求你们承担保证责任,则从要求之日起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就起算了。债权人有权在要求之日起2年内对你们主张权利要求你们承担担保责任。这种情况下,你们3年保证期间的约定从法律后果来讲就最终还是有效的。
反之,第二种情况。如果债权人在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的2年内,没有向主合同债务人主张过权利的话,那么一旦2年已过的话,主合同债务(也就是自然债务)就失效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允许再向你们主张保证责任的话,势必导致你们承担保证责任后,再向主合同债务人主张追偿权。而对主合同债务人来讲,针对他的诉讼时效早就过了,再追究对他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为此,在这种情况下,你们3年的约定从法律后果讲属于无效。
总而言之,一句话,即不以两年作为保证期间的最高限,而是以保证责任所担保的主债务的诉讼时效期作为保证期间的最高限。该期间可能是两年(在主合同债务履行期间届满后的两年内债权人不向债务人),也可能超过两年(在主合同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的两年内债权人向主合同债务人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后重新起算
约定无期限连带担保责任有效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约定无期限连带担保责任有效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约定无期限连带担保责任是否有效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根据高最院的解释规定,约定无期限连带担保责任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所以这种约定的连带责任是无效的。
连带责任的类型有哪些
1、共同侵权行为之连带责任
此种连带责任是基于共同侵权的原因而应承担的连带责任。
2、共同危险行为之连带责任
共同危险行为又称准共同侵权行为,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且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鉴于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各共同危险行为人内部承担均等赔偿责任,对于被侵权人则承担连带责任。
3、无意思联络分别侵权之连带责任
无意思联络的分别侵权行为是指每个行为人在实施侵权行为之前以及实施侵权行为过程中,没有与其他行为人有意思联络,也没有认识到还有其他人也在实施类似的侵权行为,其每个个体所实施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被侵权的全部损害后果的侵权行为。
4、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侵权随之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5、买卖拼装、报废机动车之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6、高度危险物致害之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规定了高度危险物致害的连带责任,所有人对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基础是具有过错和所有人、管理人对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原因是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
7、妨碍公共道路通行致害之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九条规定了妨碍公共道路通行引起的侵权纠纷,承担责任的主体即包括对公共道路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也应包括具体实施堆放、倾倒、遗撒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8、雇员致害之雇主赔偿责任中的连带责任取消。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 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了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该解释与《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提供劳务者致害赔偿相冲突,雇员致害赔偿纠纷已为提供劳务者致人损害赔偿纠纷所取代。对连带责任进行分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将连带责任进行分类。旨在帮助我们加深对连带责任的认识深度,从不同侧面把握连带责任的特征、性质及其构成要件,正确地界定民事责任。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担保期限约定5年是不是有效?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担保期限约定5年是不是有效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2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担保期限约定5年是否有法律效力吗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担保期限约定5年是否有法律效力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劳动合同签约年限5年期限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规定劳动合同的签约年限只能是5年,事实上,劳动合同的年限可以是固定期限的,也可以是无固定期限或者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确定劳动合同的年限,但法律制度规定了必须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担保期限应该如何约定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担保期限如何约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32条规定“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二年”。司法者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解释,主要考虑的是保证合同双方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的这种约定,不同于根本没有约定。
如果完全视为没有约定,从而适用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起六个月的规定,这对债权人未免有所不公。但如果完全认定此种约定的效力,必然造成当事人以事先的约定排除适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的结果,使保证人处于一种随时可能承担责任的不确定状态,所以司法解释规定出现此种保证期间的约定,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二年。从前述司法解释及司法者的解释本意来看,似乎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不能超过二年,否则可能排除适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但笔者认为约定的保证期间可以超过二年,并且超过二年不意味排除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理由有
三,分析如下:
一、从保证期间的性质来看,保证期间是指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存续期间,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没有依法主张权利,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及其解释明确规定保证期间作为保证合同一项重要条款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只有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才适用法律规定,并且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所以若保证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了保证期间,即使超过二年,只要明确,就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意。
同时,保证期间的性质表明其不同于诉讼时效,故不受诉讼时效理论的约束。《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如果说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二年,可能出现排除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那么对于适用特殊诉讼时效(如一年)的个案,即使约定的保证期间不超过二年,同样不能避免与诉讼时效相冲突的情形。所以从保证期间的性质来看,约定的保证期间只要明确就可以超过二年。
二、从保证期间与主债务诉讼时效、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来看,保证之债为债权人、债务人、保证人三个民事主体所为的法律行为所引起的,保证合同从属于主合同,主合同的效力决定保证合同的效力。
因此主债务诉讼时效、保证期间、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对保证责任的承担起着不同的法律作用。根据该《解释》的规定,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须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依法向债务人(一般保证情况下)或保证人(连带责任保证情况下)主张了权利为前提,也就是说,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在保证期间作用完结时开始计算的。因此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约定的长短不影响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复杂的是保证期间与主债务诉讼时效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的保证方式,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与主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也就不一样。
三、从具体司法解释条文来看,《解释》第35条规定:“保证人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提供保证的,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这一解释实质上是针对一般保证方式而言的。因为在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并不从属于主债务诉讼时效。只要保证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连带保证人就不能因时效而免责。因此连带保证人不享有以主债务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权利。而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保证人可以因主债务超过诉讼时效进行抗辩。
因此《解释》明确规定保证人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提供保证的,视为放弃先诉抗辩权,法律对此不予干涉,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这一解释充分体现了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同时,对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尊重。
当一般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期间超过二年时,就应当预见到可能出现对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提供保证的情形,对于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应由保证人来承担。所以在一般保证中,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二年,视为保证人放弃了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产生的抗辩权。这与该条司法解释精神是相一致的。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632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担保期限应该怎么约定
[律师回复] 对于担保期限应该怎么约定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担保期限如何约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32条规定“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二年”。司法者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解释,主要考虑的是保证合同双方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的这种约定,不同于根本没有约定。
如果完全视为没有约定,从而适用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起六个月的规定,这对债权人未免有所不公。但如果完全认定此种约定的效力,必然造成当事人以事先的约定排除适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的结果,使保证人处于一种随时可能承担责任的不确定状态,所以司法解释规定出现此种保证期间的约定,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二年。从前述司法解释及司法者的解释本意来看,似乎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不能超过二年,否则可能排除适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但笔者认为约定的保证期间可以超过二年,并且超过二年不意味排除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理由有
三,分析如下:
一、从保证期间的性质来看,保证期间是指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存续期间,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没有依法主张权利,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及其解释明确规定保证期间作为保证合同一项重要条款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只有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才适用法律规定,并且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所以若保证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了保证期间,即使超过二年,只要明确,就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意。
同时,保证期间的性质表明其不同于诉讼时效,故不受诉讼时效理论的约束。《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如果说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二年,可能出现排除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那么对于适用特殊诉讼时效(如一年)的个案,即使约定的保证期间不超过二年,同样不能避免与诉讼时效相冲突的情形。所以从保证期间的性质来看,约定的保证期间只要明确就可以超过二年。
二、从保证期间与主债务诉讼时效、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来看,保证之债为债权人、债务人、保证人三个民事主体所为的法律行为所引起的,保证合同从属于主合同,主合同的效力决定保证合同的效力。
因此主债务诉讼时效、保证期间、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对保证责任的承担起着不同的法律作用。根据该《解释》的规定,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须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依法向债务人(一般保证情况下)或保证人(连带责任保证情况下)主张了权利为前提,也就是说,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在保证期间作用完结时开始计算的。因此当事人对保证期间约定的长短不影响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复杂的是保证期间与主债务诉讼时效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的保证方式,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与主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也就不一样。
三、从具体司法解释条文来看,《解释》第35条规定:“保证人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提供保证的,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这一解释实质上是针对一般保证方式而言的。因为在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并不从属于主债务诉讼时效。只要保证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连带保证人就不能因时效而免责。因此连带保证人不享有以主债务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权利。而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保证人可以因主债务超过诉讼时效进行抗辩。
因此《解释》明确规定保证人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或者提供保证的,视为放弃先诉抗辩权,法律对此不予干涉,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这一解释充分体现了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同时,对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尊重。
当一般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期间超过二年时,就应当预见到可能出现对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提供保证的情形,对于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应由保证人来承担。所以在一般保证中,约定的保证期间超过二年,视为保证人放弃了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产生的抗辩权。这与该条司法解释精神是相一致的。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2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连带担保责任最长期限5年有效吗?
连带担保责任最长期限5年是有效的;只要是在双方约定好的情形之下那么都是可以受到法律保护的,但如果双方没有约定保证的期限,那么此期限就是自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限高令有期限吗,是不是5年就失效了
[律师回复] 限高令就是针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具体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费。
第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时,应当考虑被执行人是否有消极履行、规避执行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以及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等因素。扩展资料: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况和执行的有效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第二条 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借款担保期限能怎么约定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根据担保法的相关规定,借贷担保的期限债权人可以与担保人约定,如果没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担保期限为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二、担保的方式有哪些担保法规定,本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主合同的义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抵押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或者将其财产权利交由债权人控制,将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的价款优先受偿。留置是指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中,债权人依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担保合同的履行,预先支付另一方一定数额的金钱的行为。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回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上述5种担保方式中,留置是法定担保方式,即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留置权,无需当事人之间约定。其他4种担保方式需由当事人之间约定,是协议的担保方式。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抵押担保 > 担保期限约定5年有效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