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合意都能作为合同吗?

最新修订 | 2024-08-18
浏览10w+
巩海冬律师
巩海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4年
专家导读 不是所有的合意都能作为合同的。很多人都会觉得合同一经签订合同也就成立了,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生了合同纠纷,还得确定合同成立的地点,以便确定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
所有的合意都能作为合同吗?

一、所有的合意都能作为合同吗?

不是,达成合意合同成立了,因为实际上合同成立必须是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也就意味着合同从本质上来说的话,就是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的,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即可。

合同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的本质是一种合意,合同成立就是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合意。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

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

二、合同的成立需要的条件主要有什么?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法。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合同成立”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法。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法。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法。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法。

以上只是合同的一般成立条件法。实际上由于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不同,许多合同都具有其特定的成立要件。

在日常生活当中,目前签订合同必然是需要双方当事人首先关于合同的主要条款来进行协商,而合同成立就是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意思表示,但是还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合同最终如果要想发生法律效力的话,必须要符合法律当中规定的构成要件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7k字,预估阅读时间9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2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所有的合意都能作为合同吗?
一键咨询
  •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8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7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7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3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7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4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7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3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2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2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8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4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5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5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不作为犯罪都是间接故意?
不作为犯罪不一定就是间接故意的犯罪,而且不作为犯罪一般也存在有直接故意的犯罪,同时也有间接故意的犯罪,同会存在有进行过失的犯罪,这种犯罪都是会根据不同的案件来进行变化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不作为犯罪都是故意犯罪吗?
不作为犯罪并不都是故意犯罪,也有可以是过失犯罪,具体的犯罪动机应当由司法机关在调查后进行认定,对于故意伤害和过失犯罪的判决结果和量刑标准是不一样的,可以聘请律师来进行辩护处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拘留所、拘留所、拘留所、看守所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拘留所与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羁押场所。它们的羁押对象、羁押期间、会见权与不得羁押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相对于拘留所而言,要求更严格、更规范,这是由它们所羁押的对象的违法程度不同所决定的。 1、关于羁押的对象。拘留所羁押的是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受到行政拘留或被人民依法决定司法拘留的人。羁押的是依法被刑事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关于羁押期间。被羁押在里的人,既有可能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也有可能被批准逮捕。拘留所羁押的最长时间是15天,具体会依据违法情节轻重判定天数。 3、关于会见权。羁押在拘留所的人,可以会见家人。羁押在的人,不得会见家人,可以会见律师。《刑事诉讼法》规定,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即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其家人不可以与其见面。 4、关于不得羁押的对象。根据《条例》规定,以下三类人不予收押:一是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二是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三是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六条?????????????? 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拘传期限届满,未作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决定的,应当立即结束拘传。
拘留所,拘留所和监狱的区别,看守所,拘留所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拘留所与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羁押场所。它们的羁押对象、羁押期间、会见权与不得羁押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相对于拘留所而言,要求更严格、更规范,这是由它们所羁押的对象的违法程度不同所决定的。 1、关于羁押的对象。拘留所羁押的是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受到行政拘留或被人民依法决定司法拘留的人。羁押的是依法被刑事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关于羁押期间。被羁押在里的人,既有可能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也有可能被批准逮捕。拘留所羁押的最长时间是15天,具体会依据违法情节轻重判定天数。 3、关于会见权。羁押在拘留所的人,可以会见家人。羁押在的人,不得会见家人,可以会见律师。《刑事诉讼法》规定,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即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其家人不可以与其见面。 4、关于不得羁押的对象。根据《条例》规定,以下三类人不予收押:一是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二是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三是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六条?????????????? 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拘传期限届满,未作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决定的,应当立即结束拘传。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2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都有哪些
(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四)美术、摄影作品;(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作品著作权登记所需材料都是什么?
1、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表(提交后,公司盖章)。2、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公司盖章)。3、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正反复印件(法人签字)。4、作品说明书(法人签字)。5、作品样本(jpg格式)。6、职务创作声明(公司盖章,法人签字)。
10w+浏览
知识产权
拘留所所长会给所长签字放人吗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会的,属于国家羁押犯罪嫌疑人的特殊执法机关,释放在押人员必须办案机关出具相应法律证明。
《执法细则》
2-04.出所
出所包括两类情形:一是法定条件出所;二是临时出所。
(一)法定条件出所
1.出所凭证
(1)办案机关通知释放的,包括变更强制措施、拘留逮捕后转劳动教养处理、撤销案件、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捕决定或者决定不、人民判处无罪、免予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管制、缓刑等,凭办案机关签发的《释放通知书》办理出所手续,发给被羁押人员《释放证明书》。
(2)收押后需要异地羁押的,凭两地共同上级监管业务指导部门的异地羁押通知书办理出所手续。
(3)案件改变管辖或者因其他办案需要转外地羁押的在押人员出所,分别凭办案机关的案件改变管辖通知、决定或者公函,以及办案人员的有效工作证件办理出所手续。
(4)因追捕、押解等原因临时寄押以及本地抓获的外地网上在逃人员出所的,应当凭收押回执以及办案人员的有效工作证件,办理出所手续。
(5)留所服刑罪犯服刑期满的,凭人民生效判决书或者裁定书、执行通知书办理出所手续,发给《刑满释放证明书》。
(6)人民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上的)的,凭人民生效判决书或者裁定书、执行通知书办理出所手续,交付执行刑罚。
(7)留所服刑罪犯被假释的,凭人民决定假释的《刑事裁定书》办理出所手续,发给《假释证明书》。
(8)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凭批准机关《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办理出所手续,发给《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
(9)留所服刑罪犯解回再审的,凭人民再审决定书和办案人员的有效工作证件,办理出所手续。
对法定出所的,应当在《收押登记》或者其他相关法律文书中“备注”栏注明。
拘留所,看守所,拘留所有什么区别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拘留所与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羁押场所。它们的羁押对象、羁押期间、会见权与不得羁押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相对于拘留所而言,要求更严格、更规范,这是由它们所羁押的对象的违法程度不同所决定的。 1、关于羁押的对象。拘留所羁押的是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受到行政拘留或被人民依法决定司法拘留的人。羁押的是依法被刑事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关于羁押期间。被羁押在里的人,既有可能被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也有可能被批准逮捕。拘留所羁押的最长时间是15天,具体会依据违法情节轻重判定天数。 3、关于会见权。羁押在拘留所的人,可以会见家人。羁押在的人,不得会见家人,可以会见律师。《刑事诉讼法》规定,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即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其家人不可以与其见面。 4、关于不得羁押的对象。根据《条例》规定,以下三类人不予收押:一是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二是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三是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六条?????????????? 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拘传期限届满,未作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决定的,应当立即结束拘传。
二零一七,有所不为,有所预,有所变
[律师回复] 作为一个HR行路者,在中小型公司做过部门负责人,也在大型集团公司负责过专业模块,自认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点见识了。看到这个投稿的主题,总觉得自己也应该说点什么,为自己的2017。
2016年,我完成了集团全员绩效管理体系搭建的收官,赶在年底12月也进行了最后一批纳入考核人员的测试,只想说满满的收获,因为在三年前集团花了近30万请咨询公司做的考核办法无法落地,而我做到了。这绝不是一件易事,注入了太多心血和送走了无数的脑细胞。具体在这里就不细说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在其他文章再分享。
2017其实已经来了,有些方向已经设想好,但也存在诸多的未知,因此我用三个词概括2017怎么做:有所不为、有所预、有所变。首先是有所不为,我是一个工作上严谨的人,精益求精是一贯主张,对待下属也是一样。但我也思考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另外,做的处处完美,其实就是鹤立鸡群,反而是一种过。最近听到过一个词,以缺为正,有缺点才是正常状态,解放心态,放慢节奏,欣赏风景,有所不为。
其次是有所预,就是要做好应有的准备,工作上的挑战和各种问题要提前考虑,尽量预见。除了工作还有个人的发展,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我都是凡人,免不了俗,要有发展空间。
最后是有所变,有人说你为什么一年又一年,还在原地踏步,因为你还在走着相同的路,混相同的圈子。所以2017想想自己是不是要改变,要改变就要尝试不同的路线,哪怕是弯路,至少也有不同的收获。要改变就要认识不同的朋友,试着与不同的人交流或学习。
当然,做到这些,我的生活就拒绝了安逸,多了些冒险和挑战,但我想至少要对的起这句话:青春是单行道,唯不负时光,才不负青春。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2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专利技术合作合同都有那些注意事项?
1、专利有效期长短。2、专利权人。3、专利类型。4、专利目前授权使用情况。5、专利是否处于有权状态。6、保密的约定,成果的归属,知识产权的归属,后续开发成果的归属等。
10w+浏览
知识产权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所有的合意都能作为合同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