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实施绑架怎么处罚的?

最新修订 | 2024-09-05
浏览10w+
李兵律师
李兵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22人
专家导读 只要实施了绑架罪一般就会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那么就会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并处相应的罚金,这都是会结合案件情况来确定。
一般实施绑架怎么处罚的?

一、一般实施绑架怎么处罚

1、以勒索财产为目的绑架别人或者绑架别别人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情节轻微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或者故意伤害绑架人,造成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4、以勒索财产为目的偷窃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构成绑架罪的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生命权、人身自由权。绑架所使用的暴力、威胁、麻醉或其他方法本身就危及到被害人的身体健康;以暴力、胁迫、麻醉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以后会对被害人加以禁闭、监视等,就剥夺了其人身自由权;绑架罪行为人犯罪目的(勒索财物)不能得逞,就会对被害人下毒手,杀人灭口,侵犯了被害人的生命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麻醉或其他打法劫持他人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现为方面直接故意,且以勒索他人财物为目的或者以他人作为人质为目的,所谓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是指行为人绑架被害人的目的在于以加害被害人相威胁,迫使被害人的近亲属交给其财物,这里的财物包括货币、有价证券、金银财宝等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或财产性利益

绑架是属于非常恶劣的犯罪行为,此罪是属于行为犯,只要实施此行为就会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一般在处罚时轻者处五年有期徒刑,如果因绑架而导致他人死亡的,那么是会高达死刑的,所以,犯罪的处罚都是有法律依据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犯罪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该有的代价。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9k字,预估阅读时间14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9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一般实施绑架怎么处罚的?
一键咨询
  •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3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6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2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5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1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8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0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4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8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0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6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0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4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1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扬州152****498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8****766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7****745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要怎样正确认定绑架罪 实施绑架行为怎样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绑架未实施怎么定罪
看情况:一、如果绑架的做法没有实际控制被害人,即没有将被害人置于自己实际的支配之下,则该行为构成绑架罪,属于绑架罪的未遂犯。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不以犯罪论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9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实施了哪些行为会构成绑架罪
构成绑架罪的行为包括:1、使用暴力手段绑架他人,即对被害人的身体直接实施暴力,违背被害人意志而劫持他人的行为。2、使用胁迫手段绑架他人,即对被害人实施精神强制,使之不敢反抗,违背被害人意志非法劫持他人的行为。3、欺骗方法,即以虚构事实,制造假象的方法将受害人骗至某一地点控制起来以要挟他人的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绑架行为,后又杀害被绑架人的,应承担刑事责任,定绑架罪。对吗????
[律师回复] 9岁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应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并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年龄

1)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所必须达到的年龄,如果行为人没有达到这个年龄,其实施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犯罪是具备辨认和控制能力者在其主观意志和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而辨认和控制能力与行为人的智力发展程度相关,因而必然受行为人年龄的制约。只有达到一定年龄,能够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有刑法适应能力的人,才能够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刑法根据年龄因素与责任能力的关系,确定了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主要解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刑事责任的有无问题,同时还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的从宽处罚原则。

2)刑事责任年龄段的划分。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A、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刑法》第17条规定,不满14周岁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因不满14周岁的人生理和智力发展不完全,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而不具备责任能力。不满14周岁的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也可视需要对接近14周岁,如12至13周岁的人由政府收容教养。
B、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处于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阶段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即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了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与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8种行为,即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故意、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的,负相应刑事责任。例如,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绑架行为,后又杀害被绑架人的,应承担刑事责任,定绑架罪。
C、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于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生理和智力已有相当发展,具备了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刑法规定要求其对自己实施的违反刑法的危害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3)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刑法所规定的年龄是指实足年龄,不是指虚岁。实足年龄以日计算,周岁的计算方法为:周岁应当一律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生日的
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几周岁。

4)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居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既容易被影响、被引诱而犯罪,又有可塑造性,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面。因此,我国刑法从刑罚根本目的出发并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采取如下两条重要原则:
A、从宽处罚原则《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注意这里是“应当”而不是“可以”。即必须从轻或减轻。从宽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而言。
B、排除适用死刑原则《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不适用死刑”是指不允许判处死刑,包括死缓。2、刑事责任能力(
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通常而言,一定年龄的人,只要智力发育正常,就自然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当然,因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的原因可能导致刑事责任能力不具备、丧失或减弱。(
2)刑事责任能力种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可分以下四种: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即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
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一:行为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即未满14周岁的人。

二:行为人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因精神疾病而不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人。我国《刑法》第17条、第18条对此有规定,请大家自行查询。
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仅限于刑法所明确规定的8种严重犯罪行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规定的其他犯罪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刑法中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是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又称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中间状态,是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低的情况。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责任能力人有以下四种: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第
二:又聋又哑的人。

三:盲人。

四: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29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在绑架中对被绑架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致人重伤的应如何定罪量刑
[律师回复] 笔者认为,对于绑架过程中故意伤害被绑架人的情形定一罪还是定数罪,不可一概而论。具体而言,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其死亡的,尚未超出绑架罪的加重构成的评价范围,仍然属于《刑法》第239条规定的“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情形,应以绑架罪一罪论处,因而自然不存在另行定故意伤害罪的问题。但在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而未致其死亡的情形下,《刑法》第239条则并未排斥以故意伤害罪论处或实行数罪并罚的可能性。上述前一种观点认为故意伤害被绑架人的情形只能定绑架罪一罪,这就意味着将故意伤害行为包容在绑架罪之中予以评价。问题是,在行为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被绑架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情况下,根据《刑法》第234条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的规定,最高刑为死刑,而以绑架罪论处,最高刑则为无期徒刑。这样,按照上述前一种观点,就会出现法定刑较高的行为反而包容在法定刑较低的行为中加以评价的现象,这是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上述后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故意伤害被绑架人的情形应予以数罪并罚,这就意味着绑架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故意伤害行为相对于绑架行为而言都具有相对评价的意义。但是,绑架过程中的故意伤害行为在不同的阶段实施时,其性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应该予以区别对待。在故意伤害行为属于绑架罪实行行为的暴力手段的表现形式的情况下,对行为人以绑架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数罪并罚,就意味着伤害行为既作为定绑架罪的根据,又作为定故意伤害罪的根据,“一事两头沾”,违反一行为不得重复评价的原则。基于上述分析,对于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而未致其死亡情形的处理,应当结合故意伤害行为所发生的阶段进行讨论。一般而言,绑架罪的客观行为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控制人质阶段和绑架状态持续阶段。在前一阶段,行为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的目的是氦涪份皇莓郝逢酮抚捆通过排除被绑架人的反抗能力、抑止其反抗意志,控制被绑架人的人身。此时的故意伤害行为实际上属于绑架罪的暴力手段的具体表现。如果此时的故意伤害行为能够被包括地评价在绑架罪的范围内,就可以只以绑架罪一罪论处。具体说来,如果控制人质阶段的故意伤害行为不符合“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规定(如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或致人重伤,但尚未造成严重残疾,或虽造成严重残疾,但未使用特别残忍手段),则此时的故意伤害行为就可以被认为是已被包括地评价在绑架罪的暴力手段之内。而如果控制人质阶段的故意伤害行为符合“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规定,如前所述,对此以故意伤害罪论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而以绑架罪论处,法定最高刑则为无期徒刑。这样,按照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断”的处罚原则,便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由此可见,二审所持的“犯绑架罪只有致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才能判处死刑”的观点显然只是依据1997年《刑法》第239条第1款关于绑架罪加重构成的规定而推论出来的,而并未考虑到在行为人所犯的绑架罪与故意伤害罪形成想象竞合关系的情况下,对其仍有可能以故意伤害罪论处而判处死刑。而在后一阶段即绑架状态持续阶段,人质的人身自由已被剥夺,故意伤害行为排除被绑架人反抗以控制其人身的手段作用一般不再显现,这时的故意伤害行为相对于绑架行为而言表现出相对的性,有必要给予单独评价,因此,应以绑架罪与故意伤害罪实行数罪并罚,否则,仅以绑架罪一罪论处,便意味着将故意伤害行为包容在绑架行为中予以评价,而这就抹杀了故意伤害行为的相对性。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刑法当中规定实施绑架什么罪
绑架这种行为肯定是涉嫌构成了绑架罪的,在我国刑法当中就规定的有绑架罪这样的罪名,第239条规定,绑架这种行为一般会被判处5~10年左右的有期徒刑,如果致使被绑人质死亡或重伤的,犯罪嫌疑人要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的,而且绑架是行为犯。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9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绑架未遂一般如何处罚
绑架未遂应当比照既遂从轻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男朋友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看他同学家里有钱,一时糊涂就对他同学实施绑架要500万会判多少年呢?谁能帮我解答一下。
[律师回复]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他人”既包括妇女、儿童,也包括妇女、儿童以外的人。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暴力”,是指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堵嘴、蒙眼、装麻袋等人身强制或者对被害人进行伤害、殴打等人身攻击手段。“胁迫”,是指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或者对被害人及其家属以实施暴力相威胁。“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药物、醉酒等方法使被害人处于昏迷状态等。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一般实施绑架怎么处罚的?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