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商赔偿
发生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后,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
2、申请调解
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赔偿事宜,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也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
提起劳动仲裁,应该先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30天内不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可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有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再申请劳动仲裁。
4、提起诉讼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二、申请劳动仲裁流程是怎么样的
(一)、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4、申请仲裁的日期。
(二)、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四)、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遇到工伤纠纷一定要及时的协商处理,如果工伤纠纷发生的主体是劳动者与赔偿机构,那么就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发生的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那么是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举报并申请劳动仲裁,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保障到自己的权益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