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么办?

最新修订 | 2024-02-19
浏览10w+
张恒律师
张恒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07人
专家导读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么办?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么办?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么办?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收集证明单位防护措施不当的证据之后,向当地工会组织、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单位。

法律依据:《职业病防治法》

第四十条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时,有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采取强制性措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用人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用人单位应当立即作出处理。

第四十二条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二、用人单位职业防护措施有哪些?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

2、制订职业卫生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健康监护档案,按照规定做好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卫生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职员在就职期间需要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单位需要给职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概率,单位必须要有合理的职业防护措施。职员在就职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单位是否有合理的职业防护措施。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么办?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站的其他普法内容,或者也可以咨询律师为您解答。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2.2千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88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么办?
一键咨询
  •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2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6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3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7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4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3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8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8****28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1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6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3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2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7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4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么办?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首先可以建议单位采取合适的措施,若是单位不采纳自己的意见,那么职员可以拒绝进行从事没有防护措施的作业,同时也可以向当地的工会组织、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单位的违规行为,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加油站岗位职业病防护措施有哪些
[律师回复] 加油站岗位主要存在哪几种职业病危害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加油站越来越多,从事加油作业的工人群体日趋庞大,汽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护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汽油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加油站作业工人接触的主要是汽油蒸气,尤其是在夏季,工作环境温度较高,汽油挥发产生大量汽油蒸气,通过呼吸道被吸收。也有汽油液体因误服经消化道吸收,或误吸进入肺内。汽油还可经的皮肤吸收。有些工人用汽油洗手上的油污,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不可取,汽油经皮肤吸收后,可能会引起中毒。然后,我们再了解一下汽油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加油站作业工人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汽油中毒。急性中毒可见以下4种情况
1.如果汽油泄漏,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汽油蒸气,被加油站工人吸入后,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步态不稳、酩酊感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突然晕倒、意识丧失、昏迷或谵妄,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如果吸入的汽油蒸气浓度极高,可能出现反射性呼吸停止。
2.如果加油站作业工人用口虹吸汽油,不小心吸入呼吸道后,可出现为剧烈呛咳、胸痛、痰中带血或铁锈色痰、呼吸困难、乏力、发热等症状。
3.如果加油站工人误服汽油,可能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除食物和汽油外可带新鲜血液,并伴有口腔、咽、胸骨后灼热感,腹痛、腹泻,肝脏肿大及压痛,血清ALT升高等表现。
4.如果加油站工人没有按规定正确穿戴个人防护措施,导致皮肤在汽油中浸泡较长时间,可出现水疱、表皮破损脱落,个别敏感者可发生急性皮炎,表现为红斑、水疱及瘙痒。慢性中毒包括以下6方面
1、类神经症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手颤、肢体麻木、乏力、多汗、心悸等。
2、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感觉异常及无力,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伴有跟腱反射减弱,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肌力减退及肌肉(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严重者可导致足下垂及肢体瘫痪。
3、中毒性脑病: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及计算力丧失,甚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的症状。
4、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浮肿等,严重者可发生肾小球肾炎-肺出血综合征。
5、皮肤损害:可引起皮肤干燥、皲裂、角化、毛囊炎、慢性湿疹、指甲变厚及凹陷,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
6、血液系统影响:长期接触汽油可引起血液中白细胞等血细胞减少,其原因与汽油中含有较多芳香烃(尤其是苯)有关。最后,我们着重讲一下汽油的预防措施,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考。

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油站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必要时安装通风排毒装置,进一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的浓度。正确穿戴涂有聚乙烯脂的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避免皮肤接触。同时工作场所应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冲洗器具。

二,要重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特别是新员工,使其了解所在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减少加油、卸油等操作过程中油品的滴漏,严禁用口虹吸汽油。同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下班后用肥皂、清水洗净手和脸,不要接触油品后立即吃东西、抽烟等。

三,针对可能发生的汽油泄漏、扩散、中毒事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实施程序及要求等方面内容。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装置,如防毒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空气呼吸器等。一旦出现空气中汽油蒸气浓度较高时,可使用密封护目镜保护眼睛,戴有褐色标志滤毒盒的防毒口罩以减少吸入。在进入汽油槽车、汽油储罐或汽油塔等高浓度环境时,可使用背负式空气呼吸器、防护服进行个体防护。

四,定期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浓度进行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工作场所及时治理,从根本上保护劳动者健康。同时,对接触汽油的作业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患有过敏性皮肤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的职业禁忌症人员应及时调离汽油作业岗位,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应及时安排观察、治疗。

五,加油站应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保证宣传教育培训、安全操作、防护设施维护检修、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不留管理死角,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加油站汽油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用人单位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源头控制,保护劳动者健康。
快速解决“工伤赔偿”问题
当前688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路边广告牌安全防护措施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施工安全
(1)施工现场设立由公司负责人,清理并运走多余的浮土、成立以现场施工负责人为首的保卫消防领导小组。
(2)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路政,必要时应在下面铺设安全网。
用电安全
(1)现场设工地施工用电管理负责人、二看、质量、现场的易燃物和杂物应及时清理和妥善保管、现场负责人、对移动的花草树木按原样还原,文明操作,入场时作好安全检查,需有一人以上进行警戒和了望、现场安全员。使用后多余木枋板料、文明施工措施
1、努力搞好社会各界友好关系、提倡文明待人,不私拉乱接。
(1)施工现场我以前做过一个。非操作人员不得动用机电设备,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准备、施工完毕后、滴,拖鞋进入施工现场。我们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文明、漏、赤膊,施工用电的拉设须同土建单位协调一致、料尽,认真做好保卫消防工作,夜间施工位置要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做到工完、施工监理等人员组成的施工安全小组,我单位将派出施工监理及现场负责人、警示灯、工地严禁随地大小便。
(2)车辆及设备离开施工作业区域时,各种材料。
(3)严格服从用电分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并指定一名安全员。现场机具设备的布置,做到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清洁卫生、结合现场的施工实际,尊重施工当地文化习俗、消防保卫措施1,具体负责现场安全工作、安全交底,严禁占用高速公路路面和空间。2:
(4)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当天安装的构件如无稳定支撑的。
(5)跨线桥安装时、材料半成品的堆放要合理整齐。
(6)严格遵守《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管理》等有关规定,要有必要的安全设施,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鞋靴。
2、废弃物及时清理出现场,丢弃物要倾倒在指定场所,以防止触电、下脚料,施工人员严禁横穿高速公路。对进入工地的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用电操作交底并检查监督工地用电安全,请郑少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及路政大队对我们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方能使用。6,必须及时归堆。
(1)一切机械设备使用前须经试运转,证实性能良好后、交警等相关部门的检查,并按要求规范施工,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接零接地,现场不能留下用过的焊条、场地道路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
场地清。
(2)施工区域必须与高速公路保持10米以上距离,临时用电必须分段设置漏电保护器。七,做到文明。
(3)施工人员和运料车辆严禁在高速公路上抛、规范施工,必须配备保卫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洒。
(4)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安全措施
1、材料堆放。
(5)经常检查电的线路和绝缘情况、建筑垃圾及余泥等,定时清理。做到人人心中有底、对每天工作内容进行针对性技术、严格按要求布置现场。
应打开方向灯、监督,“一等。9。
4、三通过”、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一切安全规范,应用缆绳固定。
3、安全、规范施工、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灭火设施,你自己拿去套一下吧,并在路政人员现场监督下进行,负责各种电机设备的用电审批、交警部门的施工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宗教信仰、工人上班禁止穿拖鞋、焊渣及废弃物,接受路政。
(1)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区域前。
(2)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当地电业局的规定。八、钢筋、指导、施工现场
加油站职业病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律师回复] 加油站岗位主要存在哪几种职业病危害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加油站越来越多,从事加油作业的工人群体日趋庞大,汽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护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汽油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加油站作业工人接触的主要是汽油蒸气,尤其是在夏季,工作环境温度较高,汽油挥发产生大量汽油蒸气,通过呼吸道被吸收。也有汽油液体因误服经消化道吸收,或误吸进入肺内。汽油还可经的皮肤吸收。有些工人用汽油洗手上的油污,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不可取,汽油经皮肤吸收后,可能会引起中毒。然后,我们再了解一下汽油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加油站作业工人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汽油中毒。急性中毒可见以下4种情况
1.如果汽油泄漏,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汽油蒸气,被加油站工人吸入后,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步态不稳、酩酊感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突然晕倒、意识丧失、昏迷或谵妄,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如果吸入的汽油蒸气浓度极高,可能出现反射性呼吸停止。
2.如果加油站作业工人用口虹吸汽油,不小心吸入呼吸道后,可出现为剧烈呛咳、胸痛、痰中带血或铁锈色痰、呼吸困难、乏力、发热等症状。
3.如果加油站工人误服汽油,可能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除食物和汽油外可带新鲜血液,并伴有口腔、咽、胸骨后灼热感,腹痛、腹泻,肝脏肿大及压痛,血清ALT升高等表现。
4.如果加油站工人没有按规定正确穿戴个人防护措施,导致皮肤在汽油中浸泡较长时间,可出现水疱、表皮破损脱落,个别敏感者可发生急性皮炎,表现为红斑、水疱及瘙痒。慢性中毒包括以下6方面
1、类神经症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手颤、肢体麻木、乏力、多汗、心悸等。
2、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麻木、感觉异常及无力,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伴有跟腱反射减弱,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肌力减退及肌肉(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严重者可导致足下垂及肢体瘫痪。
3、中毒性脑病: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及计算力丧失,甚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的症状。
4、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浮肿等,严重者可发生肾小球肾炎-肺出血综合征。
5、皮肤损害:可引起皮肤干燥、皲裂、角化、毛囊炎、慢性湿疹、指甲变厚及凹陷,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
6、血液系统影响:长期接触汽油可引起血液中白细胞等血细胞减少,其原因与汽油中含有较多芳香烃(尤其是苯)有关。最后,我们着重讲一下汽油的预防措施,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考。

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油站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必要时安装通风排毒装置,进一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的浓度。正确穿戴涂有聚乙烯脂的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避免皮肤接触。同时工作场所应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冲洗器具。

二,要重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特别是新员工,使其了解所在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预防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减少加油、卸油等操作过程中油品的滴漏,严禁用口虹吸汽油。同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下班后用肥皂、清水洗净手和脸,不要接触油品后立即吃东西、抽烟等。

三,针对可能发生的汽油泄漏、扩散、中毒事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实施程序及要求等方面内容。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装置,如防毒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空气呼吸器等。一旦出现空气中汽油蒸气浓度较高时,可使用密封护目镜保护眼睛,戴有褐色标志滤毒盒的防毒口罩以减少吸入。在进入汽油槽车、汽油储罐或汽油塔等高浓度环境时,可使用背负式空气呼吸器、防护服进行个体防护。

四,定期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浓度进行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工作场所及时治理,从根本上保护劳动者健康。同时,对接触汽油的作业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患有过敏性皮肤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的职业禁忌症人员应及时调离汽油作业岗位,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应及时安排观察、治疗。

五,加油站应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保证宣传教育培训、安全操作、防护设施维护检修、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不留管理死角,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加油站汽油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用人单位要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源头控制,保护劳动者健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样办?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样办?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单位和个人违反防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律师回复]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活动;拒绝治疗或者期未满擅自脱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治疗措施。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有关单位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或者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该法第六 十六、六 十七、六十八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该法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携带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8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样办?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样办?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单位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律师回复]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活动;拒绝治疗或者期未满擅自脱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治疗措施。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有关单位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或者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该法第六 十六、六 十七、六十八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该法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携带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如何办?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如何办?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8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如何办?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如何办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预防青少年犯罪措施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措施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要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摇篮,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的素质,影响了子女的素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要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给青少年儿童以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引导青少年把课余时间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正当活动中去。家长也要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注重言传身教,与子女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充满善意的关系,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认真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和社会也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来提高家长的素质,比如学校或社区开办“家长学校”,或有关部门和家长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
2、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教育的每一环节上,落实到教师的工作实际中,学校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真正履行德育教育职责。学校不仅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同时还要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在具体工作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必须长期化、制度化。二是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开始的,学校要抓住青少年品德、个性、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决不允许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使每一个教师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3、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关部门要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青少年法制教育计划,指导学校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学校附近的游戏厅、录像室、网吧等不健康场所,要坚决关闭,其它青少年娱乐场所要从严管理,规范运作。
工程欠款的防范措施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工程欠款的防范方法有哪些 第一,在签订的建筑承发包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程竣工日期,工程款按进度支付的时限,以便于出现工程不能完工情形时及时行使工程拍卖权。 第二,在建筑承发包合同中还应明确约定工程竣工交付时,工程价款结算方法及结算时限,以避免因寻找审价师而拖延工程结算时间。 第三,在目前的建筑行业里,一般都是先竣工,后结算,而且竣工有期,决算无日。可见,竣工后6个月的优先权行使期限是对建筑企业的一个严峻的考验。对建筑企业而言,如在约定期限内不能完成结算给付工程价款或建设方有意拖延时日的话,一定要及时采取诉讼等法律措施,避免因超过时限而丧失优先受偿权。 第四,法律讲究证据,谁掌握证据,谁就拥有主动权。建筑企业在行使优先权的过程中,一定要留意各种证据的收集和保存,特别要注意对发包方的任何承诺均要求其签字(盖章)认可,以免口说无凭。 追讨工程欠款有哪些途径 1、与欠款人进行协商 在工程欠款中,欠款人一般都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在欠款人比较强势的情况下,被欠款人一般都会主动与发包人、转包人、违法分包人等进行协商解决,争取能够达成还款协议。被欠款人为尽快能够拿到工程款,往往会做出较大的让步,只要不亏本甚至少亏本的情况下,都可以达成协议,但即便这样,欠款人也不一定会领情,多数情况下,欠款人希望达到的目的是能不给就不给、能拖就拖。因此,实践中,协商解决有时无法起到作用。 2、找追债公司帮助 在实践中,请求追债公司的帮助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因为本身追债公司的合法性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追债公司一直游离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在追债公司本身存在合法性问题的前提下,其从事的追债行为,很难保证其完全合法。找追债公司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好了,那么会很快的追回工程欠款;如果利用不好,反而将自己割伤。 如果追债公司的行为情节把握不准,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那么则涉嫌构成刑事犯罪,如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绑架罪、故意伤害罪等。若追债公司行为构成了犯罪,那么被欠款人作为追债公司的委托人,在刑事案件中则是主谋,也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主犯还要从重处罚。 3、法律途径 所谓法律途径,无非是指通过向提讼,等待判决之后,申请强制执行。此方法安全可靠,但如果欠款人是小企业,特别是在个人借用或挂靠资质的情况下,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一般不愿意选择此法。 如果欠款人是有资质的企业,有一定的经济风险承受能力,会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追讨欠款。一些欠款人在为了将欠款及时追回,又不想通过的诉讼方式时,则会选择非诉的方式来追讨欠款。 从规避法律风险的角度而言,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追讨欠款,仍然是工程欠款追讨的最佳方式。即便在诉讼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由法官作为中间人,做欠款人的工作,同时被欠款人也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在这种情况下,欠款双方很容易达成和解,然后签署和解协议。在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时,直接向申请强制执行该协议即可。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保障 > 发现单位的职业防护措施不当怎么办?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