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刑后不可以申请缓刑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一般在判决时同时宣告。因此,判刑后不可以缓刑。
2、人民法院判刑后不能再宣告缓刑。
(1)一审判决未作出缓刑判决后,被告人或辩护人提出上诉后,若被告人情节符合判处缓刑条件,二审法院可能会对被告人判处缓刑。
(2)如果被告人行为符合判处缓刑的的条件,人民法院会在宣判时一并作出,而不会先判处被告人承担一定刑罚后,相隔一段时间后,再作一次缓刑宣判。
1、有案底不一定可以判缓刑犯的情形。
有案底的人如果构成累犯的,则不能缓刑。但如果符合缓刑适用的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
2、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至于罪行相对更轻的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于管制刑的特点即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仅限制其一定自由所决定,故无适用缓刑之必要。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在这两个因素中,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已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应当综合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评判。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未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较小,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罪后各种表现,并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作出评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三、量刑书上没有写缓刑会判缓刑吗?
1、量刑书上没有写缓刑不会判缓刑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2、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书只是向法院提出的建议,最终怎么判刑还是法院根据实际案情而定的。
这时候建议当事人一定要委托律师辩护,争取判缓刑。在开庭审理时,辩护律师会帮助罪犯争取缓刑,如果犯罪嫌疑人确实符合缓刑条件的,那么就应当被判缓刑。其条件有:
(1)犯罪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等。
已经被判处刑事处罚的情形,不管是否满足了法定缓刑的适用条件都不能再提出缓刑的执行请求,但若是对判决不服可以依法上诉。对判刑后可以申请缓刑吗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