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贷款没有还款能力如何处理
欠银行的钱没有偿还能力了,欠款人可以与银行协商处理,可以要求分期还款,也可以选择其他财产性权益进行抵销。如果欠款人不愿意协商的,那么银行可以去法院起诉,等赢得诉讼判决后,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欠款人的其他财产。当然如果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发现欠款人没有其他财产可供法院强制执行,那么法院会终止或中止本次执行,当欠款人将来有可供的财产时,那么法院可恢复执行程序。
二、借钱怎么约定利息
1、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按照无息处理。
2、当事人约定了利率标准发生争议的,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的标准内确定其利率标准。超过4倍部分不受法律不保护,但没有纠纷时,就可以获得更高收益。
3、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不受法律保护。这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具备一定的惩罚性,如果违反了该规定,有可能被法院判定为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那么,你当初约定的倍数,本来可以主张要回的也可能要不回了。
三、个人借款未约定利率怎么办
对利息有约定但未约定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此处的约定不明主要是指利率的计算标准约定不明,而非对利息的约定不明。该种情况下,通常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利息。
对于借款期限内的利率有明确约定,但对逾期利率未作约定,出借人可以参照借款期限内的约定利率要求借款人承担逾期利息,但对超出中国人民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 倍的不予保护。对于借款期限内的约定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逾期贷款利率标准的,出借人可以要求按后者主张逾期利息。
四、员工与公司借款纠纷如何处理
1、公司安排员工出差,员工出具的借款单上明确载明借款用于公司的项目落实及市场开发,且款项出借的程序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双方之间形成的财产关系在性质上应属于纵向经济关系,借款应为公司内部借款,不属于民间借贷调整的范围。
2、如果借款员工非以公司名义,或在公司授权范围以外的时间、地域或事务中使用借款,则该员工所为民事行为应系个人行为而非职务行为。当职工的行为转化为非职务行为时,即否定了其行为的从属性,遂成为平等主体之间的金钱借贷的法律关系,这样公司即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向员工主张返还其所欠款项及孳息。
银行贷款没有还款能力如何处理,虽说借款属于民事纠纷,大概率是不会坐牢,但法院执行是会冻结借款人的资产,限制借款人的出行,将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在还没有到执行阶段的借款,还是尽量协商分期还款,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本文内容如果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提交咨询,律师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