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冰毒10克以上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行为人犯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非法持有毒品是指明知是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其他毒品,而非法持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
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冰毒持有构成犯罪如何认定?
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根据本条规定,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才构成犯罪,如果数量少,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所谓"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是指除鸦片,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以外的毒品,其含量已达到了鸦片、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的定罪数量标准。对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未达到上述标准的,不以犯罪论处。
2、本罪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及窝藏毒品罪的界限。行为人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窝藏毒品的行为都是以非法持有为前提的。在司法实践中有证据能够证实已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窝藏毒品罪中的任何一种罪即以该罪论处,而不应再定非法持有毒品罪。在犯罪分子拒不供认,又无证据认定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窝藏毒品罪中任何一种罪的情况下,才能认定其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另外,还须注意的是,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有法定的数量标准;达不到法定标准的只能按违法处理。然而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窝藏毒品罪只要有行为即构成犯罪;无需毒品数量到较大。
3、本罪与盗窃、抢夺、抢劫罪的界限。行为人在实施盗窃、抢夺、抢劫他人财物时附带获取毒品的,如果在来不及清理赃物或不知犯罪所得中有毒品的.应按盗窃罪或抢夺罪或抢劫罪定罪处罚:如果明知获取的赃物中有毒品而非法持有的.应按盗窃罪或抢夺罪或抢劫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事先明知他人有毒品,而实施盗窃,抢夺抢劫行为得手后又非法持有的,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认定,总之根据其法律特征划清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4、犯罪嫌疑人身上搜出的毒品属于运输毒品还是非法持有毒品。刑法中运输毒品行为是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行为排列规定在一起,供选择适用的罪名,其社会危害性也应当与其他三种行为的危害性相当,因此处罚才能一致。只有当运输毒品成为走私、贩卖、制造毒品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时,也就是说缺少运输毒品就无法实施走私、贩卖、制造毒品时,运输毒品才具有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相当的危害性,才可以同罚。而出于其它目的运输毒品时,比如出于吸食、窝藏目的而移动毒品,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显然要低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的危害性,不能认定运输毒品罪。如果将运输的范围任意扩大.就会出现将无罪变为有罪、轻罪变成重罪的现象。勿将动态持有毒品等同于运输毒品。如果有二审,一般是二至三个月,最长五个月。如果有法院认为证据不足退回检察院的情况,时间还会延长。
三、冰毒非法持有犯罪有哪些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毒品。
所谓持有毒品,是指行为人持有毒品时,没有合法的根据;
或者说,行为人持有毒品,不是基于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或允许。
如果行为人合法持有毒品,则不构成犯罪。
即依法生产、使用、研究毒品的人持有毒品时,是正当行为,不构成犯罪。
如医生因病人病情的需要,为使用毒品而持有毒品的,经过有权机关批准从事毒品管理职业的,经过有权机关批准制造毒品后持有毒品或依法运输毒品的,都是合法行为,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禁止非法持有的毒品而故意持有。
所以说,犯罪嫌疑人持有冰毒达到十克以上就可以构成持有毒品罪。犯罪嫌疑人犯持有毒品罪的,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判处罚金的处罚。也就是说只要犯罪嫌疑人存在明知道是毒品的。但是仍然采取非法手段持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的,才算是非法持有毒品,这就是冰毒多少犯罪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您对于这方面还有疑问想要了解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