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被抓,最快五个月可以判刑。公安机关逮捕以后应当进行侦查,时间一般为2个月,接下来交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个月。人民法院审查起诉需要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1、欺骗行为:欺骗行为的内容是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现实生活中,诈骗罪的欺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欺骗也有文字欺骗等。
2、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欺骗行为必须使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骗行为的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认识错误必须是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
3、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处分财产的具体表现通常有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承诺免除行为人的债务等。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宜认定为诈骗罪。
4、行为人或者第三者获得财产:欺骗行为使对方处分财产后,行为人或第三者获得财产。获得财产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积极财产的增加,如将被害人的财物转移为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或者获得债权等财产性利益;二是消极财产的减少,如使对方免除或者减少行为人或第三者的债务。
5、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6、责任形式: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同时,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诈骗罪坐牢后还要还钱吗
诈骗罪坐牢出来还需要还钱。具体如下:
犯诈骗罪的行为人坐牢后还是需要还钱的,承担了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民事责任。
除非原告放弃债权,否则债务是仍然存在的。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四、诈骗罪非法占有应当如何认定
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属于主观方面的内容,在司法实践中采用推定的方式来认定。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一)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二)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
(三)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针对诈骗罪捉到多久被判刑的问题上文的内容进行了解答,一般构成诈骗罪根据诈骗的数额判定处罚的标准,诈骗的财物价值数额较大最低判处管制,数额特别巨大最高判处无期徒刑。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