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拘役或管制的对工作有影响。用人单位是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拘役和管制有哪些区别?
1、定义不同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2、期限不同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1年。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3、对象不同
而管制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害小、行为人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
4、执行不同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而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三、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被释放后是否有工资存在?
1、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出来后不一定会有工资
(1)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的,服刑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期满后可以按服刑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2)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监外执行的,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
2、刑罚执行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的情况
(1)员工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拘役适用缓刑,期间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的;
(2)员工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适用缓刑,期间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的;
(3)员工被假释、取保候审、监外执行,期间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正常劳动的。
3、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的情况
(1)员工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司法强制措施,期间未提供劳动的;
(2)员工被行政拘留,期间未提供劳动的。
被管制拘役会影响工作。劳动者触犯法律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有权利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即使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工作中也可能不会再有晋升的机会,以上就是关于被拘役或管制的工作有影响吗的相关介绍。希望本篇文章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