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取保候审就自由了吗
在我国法律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情况。当取保候审被解除时,这意味着相关的强制措施已经结束,被取保候审的人不再需要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各项限制,例如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不得离开城市或者国家等。
然而,取保候审的解除并不等于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免除。即使取保候审被解除,如果依然存在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犯罪行为,公安机关、检察院还是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起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人仍然需要接受法庭的审判,如果被判定有罪,将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因此,解除取保候审并不等于“完全自由”。这只是意味着取保候审期间的限制被解除,但并不能免除可能的刑事责任。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解除后,仍然需要遵守法律,如果有犯罪行为,仍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二、取保候审能重复取保吗
有可能,但要符合以下条件。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3个月能解除取保候审吗
如果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就能解除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解除有三种情形:
一是发现对被取保候审的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这种情形的是已经查明无罪的情况。
二是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如果期限届满,应当解除取保候审。
三是因变更其他强制措施而解除,这种情形主要是被取保人违反了取保候审应遵守的规定,有可能发生社会危害性,或其取保候审的特殊条件(如病愈、哺乳期已满)消失而决定逮捕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下文。如果对解除取保候审就自由了吗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