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购房合同争议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协商、调处、仲裁以及诉讼。
1、协商:正如合同双方应该在和谐平静且互相尊重的氛围中,通过共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纷争,这无疑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手段之一。
2、调解:倘若合同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达成共识,那么他们可以选择求助于相关权威机构如若其中一方或者双放都是国有的单位,则可寻求其上上级部门进行调解。
上上级部门需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判断是非曲直并展开调解,同时避免进行任何形式的行政干预。
此外,合同当事人还可以寻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以及法院等相关机构的帮助和支持。
3、仲裁:如果合同当事人经过了充分的协商但仍未能达成协议,或是不愿接受调解的话,他们可以援引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是在纠纷产生之后由双方签订的仲裁协议向相应的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
4、诉讼:若合同中未曾明示设立仲裁条款,抑或是在纠纷发生之后合同当事人未能就仲裁有所共识,此时他们有权依照法律程序将合同纠纷诉诸法院,寻求理性与合法的司法解决之道。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二、如何解决农村房子继承纠纷
1、自行协商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协商虽然是在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双方之间进行,但也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协商不是法定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所以,必须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这种方式。
再者,协商后达成的协议也必须是在双方当事人都自愿的基础上达成。
(2)合法原则。
分清是非是协商解决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继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规定。
经协商达成的协议本身也要合法,否则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在协商解决继承纠纷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对此不能按违法对待。
(3)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当事人不得为达成协议,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否则,这种协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护。
以协商方式解决遗产纠纷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团结,由协商解决完全基于有关当事人的自愿行为,因此解决后不会伤害彼此之间的亲情,也有利于纠纷的迅速、彻底解决。
由于以协商方式解决遗产纠纷,不需经过别人的调解,更无须诉诸法院,节省了当事人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同时,由于协议是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的,因而能够使纠纷得到彻底解决。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
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民法典》继承编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协议。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达成以后,各当事人都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应当注意的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条的规定,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因此,有关当事人之间因继承发生纠纷后,不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买卖房子独家纠纷”,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