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二零二五年一月一日开始,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和五十八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
(1)对男性干部及工人而言,年满60周岁方算满足条件;女性干部则需满足年满55周岁方可享受到该福利,同样地,女性工人的年龄限制为年满50周岁。
(2)对于那些参与井底作业、高海拔地区工作、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以及承受繁重体力劳动或者从事其他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工种的员工来说,不管性别如何,如果满足男士年满55周岁且女性年满45周岁这个条件,那么就有资格申请相关福利待遇。
(3)如果男性已经年满50周岁,而女性则已年满45周岁,那就需要经过医院的证实,同时还需要通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的确认,只有当确定他们彻底失去了劳动力之后才能满足申请福利的条件。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如果到退休年龄社保没交够15年,有以下解决办法:
1、延续缴费至满15年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法规
社保法实施前参保的,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到十五年。
2、转为城乡居民保险,享受居民养老待遇:
参加职工社保的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把职工社保转入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通常低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3、终止养老保险关系,退个人账户余额:
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没有缴满15年的,既不愿意继续缴费延迟退休,又不愿意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以终止基本养老关系。
终止社保并不是随时可以申请,必须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才可以。
社保费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另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退保时只能退还个人账户中的资金,通常为缴费总额的35%左右(具体比例可能因地区而异)。
考虑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延续缴费至满15年,虽然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但需要继续承担社保费用,且可能需要补缴较长时间的社保。
转为城乡居民保险,虽然待遇较低,但可以立即享受养老金待遇,且可以一次性补缴。
终止养老保险关系,虽然可以立即获得一部分退款,但会失去未来的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