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需要明确叙述受工伤者与其用人单位之间所存在的劳动关系,同时详细阐述劳动者工作以及入职时的相关基本信息。
2.接下来,应当细致描述受伤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具体地点以及相应诱发事故的根本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对于赔偿事宜及赔偿金额应进行明确规定。
3.最后,便是协议签署、盖章生效环节,并在协议中注明书写协议的具体日期。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什么
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括有医疗康复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赔偿待遇。
1、医疗康复待遇:
医疗康复待遇主要包括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用,以及在规定的治疗期内的工资待遇。比如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康复期间的治疗费用等等,都属于工伤保险待遇当中的医疗康复待遇。
2、伤残待遇:
伤残待遇则主要包括一至十级工伤伤残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工伤伤残职工的伤残津贴,而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生活不能自理的职工还能享有生活护理费,除此之外,还有辅助器具费,像安装假肢、配置轮椅等等。
3、死亡赔偿待遇:
死亡赔偿待遇则包括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而这些一般都是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或者职工本人工资为标准来进行发放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如何写协议”,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