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资产收购的整个流程之中,对于各类税费的承担责任和分配方式主要如下所述:
首先是印花税,此类税费应当由转让方与受让方分别支付,具体的税率设定为千分之五;
其次,如果转让方属于法人机构(排除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合伙企业等特殊类型),那么其需要按照“转让财产收入”这一项目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缴纳,通常的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五;
再者,当受让方获得股权支付部分时,虽然暂时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转让收益或者亏损,然而交易总额中的非股权支付额仍然需要被纳入计算范围,以确定转让收益或者亏损;
最后,如果转让方属于自然人,那么其需要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这一项目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税率设定为百分之二十,同时,受让方负有代扣代缴的义务。
至于增值税方面,如果转让方属于企业,并且转让的标的物是上市公司的股权,那么其需要按照“金融商品转让”这一项目进行缴纳,其中,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百分之六,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则为百分之三。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收购的过程中,无论是存货、固定资产还是无形资产、不动产,只要是转让给受让方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非货币形式进行交换,都需要视为销售货物的行为,并据此计算并缴纳增值税。
此外,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2的相关规定,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行为,并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二、企业资产负债率多少合适
企业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企业资产负债率是一个企业在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通俗来说就是负债总额与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企业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100%或者超过100%,那么说明企业已经没有净资产或者资不抵债了。
企业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乘以100%。企业资产负债总额:指企业或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企业资产总额:泛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从债权人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对投资人或股东来说,负债比率较高可能带来一定的好处。(财务杠杆、利息税前扣除、以较少的资本(或股本)投入获得企业的控制权)。从经营者的角度看,经营者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
在企业管理中,资产负债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看从什么角度分析,债权人、投资者(或股东)、经营者各不相同;还要看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是顶峰回落期还是见底回升期;还要看管理层是激进者中庸者还是保守者,所以多年来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对企业来说: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所以什么是资产负债率不单是概念的问题,对企业和投资人有深层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一百三十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证券公司的净资本,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净资本与自营、承销、资产管理等业务规模的比例,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以及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等风险控制指标作出规定。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企业资产收购产生税费谁承担”,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