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伤鉴定成果得到确认之后,有关工伤赔偿的申请流程如下:
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协商,达成共识后,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其次,可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寻求其协助解决,同样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补偿款;若双方仍未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便可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仲裁委员会对此做出权威裁决,施令用人单位履行赔偿义务;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提出仲裁申请,申请人需向仲裁委员会呈交书面申请;待案件受理后,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详尽的劳动仲裁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应于七日内组织仲裁庭展开审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相关证据资料;仲裁庭或仲裁员会主持调解会议,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先行调解;随后进入仲裁裁决环节,仲裁庭将召开正式会议进行裁定;若裁决下达后,用人单位依旧未按规定支付赔款,则申请人可提起诉讼,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于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相关材料如下:首先,申请书需一式三份,分别提交至仲裁委员会两份以及申请人保留一份;其次,申请人须提交个人身份证明并附复印件;
此外,有委托代理人参与的,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文件;
最后,申请人还需要提交能有效证明被申请人相关信息的资料,以便仲裁委员会进行审核。在申请仲裁提交书面申请之时,申请人还需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明确告知自身接收仲裁文书的详细地址、邮编和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综合以上各项因素,申请伤残鉴定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材料,待这些材料经过审核批准后,判断出受害人具体受伤等级,然后制定出相应的鉴定证书。如果对鉴定结果有任何异议,亦可申请进行复核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二、工伤伤残等级1-10级怎么划分
在工伤认定的范畴内,劳动功能障碍被细化为十个伤残等级,其中最高级别为一级,最低级别为十级;而对于生活自理障碍,则相应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生活大部分无法自理以及生活部分无法自理。如果不幸被评定为一级的话,那意味着您的某个器官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功能缺失或者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也无法提供足够的代偿能力,同时还必须依赖于特殊的医疗手段才能维持生命,而生活也会因此处于完全或大部分无法自理的状态。而十级的话,则是指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发生异变,但没有实质性的功能障碍,无需依赖医疗手段,生活尚可自理的情况。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工伤伤残等级鉴定下来后怎样拿到赔偿?”,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