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国家规定的假期恰逢周末之时,通常情况下,将采取在周末原本存在的休息时间上,再加上额外的一个法定节假日来实现,总计共计三天的休息时间。若在某个法定节假日当日正好安排了员工上班,那么雇主有责任向该员工提供薪资不低于其月度平均工资300%的工资报酬;而对于休息日进行的加班工作,若未能给予相应的补休安排,雇主同样需要支付给该员工工资不低于其月度平均工资200%的报酬。《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将全体公民享有假期的日子,如恰好遇上星期六、星期日,该时段应在工作日进行补班。
然而,对于部分享有假期的公民来说,若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将不在工作日进行补班,以保障他们的权益。
二、法定节假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2024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节、劳动节各增加1天。据此对放假调休原则作进一步优化完善,除个别特殊情形外,春节自农历除夕起放假调休8天,国庆节自10月1日起放假调休7天,劳动节放假调休5天,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分别放假调休或连休3天(如逢周三则只在当日放假),国庆节放假如逢中秋节则合并放假8天。
全民法定休假日包括: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在中国现行法律规划之中,法定节假日总共计算下来是每年共计有13天。这些重要的节日包括了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国庆节这八个传统节日。在这些法定节假日中,春节、劳动节以及国庆节具有特殊的地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社会上所盛传的“放三天、放七天”等说法并非完全属于法定节假日的范畴,而更多地是通过对工作日的调整来实现额外的假期福利。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根据国家制订的公共假期安排,如果遇到周六或周日,那么将额外增加一个法定节假日,使得总共有三天的休息时间。对于在法定节假日期间进行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向其支付不低于当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报酬;而对于在休息日加班且未能得到补休的员工,用人单位也需要向他们支付不低于当月平均工资的200%作为补偿。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如果全体公民所享受的假期与周六、周日重叠,那么应该在工作日内进行补班,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享有假期的公民。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