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酒后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情形中,当事人双方无法直接进行私下和解或协商解决。实际上,酒醉驾驶机动车辆被归类为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因此,如果在实施酒驾行为过程中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肇事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以积极配合警方展开妥善的处理工作。对此,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的第八条明确规定,任何涉及交通事故的驾驶人都应有酒醉嫌疑,遇此情况,当事人应坚守现场并立刻向公安机关报案。因此,无论是基于哪方面考虑,酒后驾驶的肇事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所谓的私下达成的和解协议,其合法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就存在疑问,并不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鉴于该违法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如若酒后驾车,将被交管部门严格控制直至清醒状态,同时,机动车驾驶证将被依法吊销;而在未来五年时间内,该驾驶员将失去再度考取机动车驾驶证的资格,整套流程都将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