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和法人占50%的风险有法律依据吗

最新修订 | 2024-07-31
浏览10w+
沈园律师
沈园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5年
专家导读 法律未禁止两股东各持公司50%股权,但这种配置存在潜在风险。决策可能因此受阻,导致公司运营效率降低。因过半数表决权需求,股东间冲突可能使公司陷入僵局,最终需法院裁定清算。因此,尽管法律无明文限制,实际操作中仍需谨慎。
股东和法人占50%的风险有法律依据吗

一、股东和法人占50%的风险有法律依据吗

值得强调的是,法律并未对两个股东持有公司50%股权设置任何明确的禁止性条款。

然而,这种股权分配方式存在潜在的风险,即可能导致公司陷入决策不畅的困境,从而降低其运营效率。

鉴于公司运作中涉及诸多事宜,如召开股东大会、通过股东决议以及其它重大决策等环节均需获得过半数以上表决权支持方能生效,因此,若两位股东之间发生非理性冲突,公司将迅速陷入“公司僵局”的困境,最终只能等待法院裁定进行清算

综上所述,尽管法律并未对此类股权配置方式设定明确的限制,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年内不得转让。

二、股东和债权人代理问题怎么解决

在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中,代理冲突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且令人关切的议题。具体来说,股东与债权人这两大群体之间由于代理关系存在而产生的利益冲突,有可能使企业决策偏离理性,进而损害债权人的权益。运用法律视角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发现要确保债权人的利益不受侵害,首先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级别必须处于可预见性范围内,这实属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多数股东更倾向于投身于高风险项目。究其原因,倘若项目成功,债权人仅能获取稳定的利息及本金回报,而利润丰厚的后半部分则尽入股东囊中;反之若项目不幸失败,损失将由股东与债权人共同承担,甚至某些情形下会出现债权人赔付金额远高于股东的个别现象。

《公司法》第二十条

如果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此外,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如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也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8k字,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40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股东和法人占50%的风险有法律依据吗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6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5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8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7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5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0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8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1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5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6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1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2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5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6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6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股东和法人占50%的风险有法律依据吗
法律未禁止两股东各持公司50%股权,但这种配置存在潜在风险。决策可能因此受阻,导致公司运营效率降低。因过半数表决权需求,股东间冲突可能使公司陷入僵局,最终需法院裁定清算。因此,尽管法律无明文限制,实际操作中仍需谨慎。
10w+浏览
公司经营
男人占50% 股份,女人占50% 股份,是否合法
[律师回复] 最简单的方法,按出资比例划分;但是最好不要平均出资,带头人一定要有相对出资多一点,形成相对控股,这样才能有个主心骨;不然到后期经营期间有意见分歧就不好处理问题。
如果出资形式包括资金、技术、管理或其他非资金出资的,并且资金出资方并不参与公司管理的,最好是让实际管理公司的人控制更多股份。
不管公司的股东机构是怎么样,都要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制定公司决策程序。即时公司管理人不是大股东,但是公司章程赋予管理人更大的决策权,也可以。
对于创始人占股,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是作为决策者,股份必须占大头,这样才能控股,有话语权。
比较好的模式如下:创始人(老大):67 以上,占三分之二。控制权有两个坎,50(大多事项拍板)和三分之二(绝对控股,所有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
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对于创始人占股,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是作为决策者,股份必须占大头,这样才能控股,有话语权。最简单的方法,按出资比例划分;但是最好不要平均出资,带头人一定要有相对出资多一点,形成相对控股,这样才能有个主心骨;不然到后期经营期间有意见分歧就不好处理问题。
如果出资形式包括资金、技术、管理或其他非资金出资的,并且资金出资方并不参与公司管理的,最好是让实际管理公司的人控制更多股份。
不管公司的股东机构是怎么的,都要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制定公司决策程序。即时公司管理人不是大股东,但是公司章程赋予管理人更大的决策权,也可以。
比较好的模式如下:决策者(老大):67 以上,占三分之二。控制权有两个坎,50(大多事项拍板)和三分之二(绝对控股,所有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
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快速解决“公司经营”问题
当前340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男的占50% 股份,女的占50% 股份,这算夫妻吗?
[律师回复] 最简单的方法,按出资比例划分;但是最好不要平均出资,带头人一定要有相对出资多一点,形成相对控股,这样才能有个主心骨;不然到后期经营期间有意见分歧就不好处理问题。
如果出资形式包括资金、技术、管理或其他非资金出资的,并且资金出资方并不参与公司管理的,最好是让实际管理公司的人控制更多股份。
不管公司的股东机构是怎么样,都要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制定公司决策程序。即时公司管理人不是大股东,但是公司章程赋予管理人更大的决策权,也可以。
对于创始人占股,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是作为决策者,股份必须占大头,这样才能控股,有话语权。
比较好的模式如下:创始人(老大):67 以上,占三分之二。控制权有两个坎,50(大多事项拍板)和三分之二(绝对控股,所有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
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对于创始人占股,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是作为决策者,股份必须占大头,这样才能控股,有话语权。最简单的方法,按出资比例划分;但是最好不要平均出资,带头人一定要有相对出资多一点,形成相对控股,这样才能有个主心骨;不然到后期经营期间有意见分歧就不好处理问题。
如果出资形式包括资金、技术、管理或其他非资金出资的,并且资金出资方并不参与公司管理的,最好是让实际管理公司的人控制更多股份。
不管公司的股东机构是怎么的,都要制定规范的公司章程,制定公司决策程序。即时公司管理人不是大股东,但是公司章程赋予管理人更大的决策权,也可以。
比较好的模式如下:决策者(老大):67 以上,占三分之二。控制权有两个坎,50(大多事项拍板)和三分之二(绝对控股,所有事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
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股东和法人占50%的风险有法律依据吗
法律未禁止两股东各持公司50%股权,但这种配置存在潜在风险。决策可能因此受阻,导致公司运营效率降低。因过半数表决权需求,股东间冲突可能使公司陷入僵局,最终需法院裁定清算。因此,尽管法律无明文限制,实际操作中仍需谨慎。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40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挂名股东占股的风险是什么?
挂名股东占股需要承担一定的债务风险。无论是股东还是挂名股东,企业的运营都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因此当被挂名于企业的股东之下时,相对应的就需要承担起企业经营所可能产生的债务风险。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注册公司两个股东各占50%可以吗?
注册公司有两个股东是可以各占50%股权的,符合法律规定,公司的股权比例,持股数额,是由各个股东协商决定的,需要记载到公司的章程中,公司在章程可以进行修改,但要召开股东大会,得到2/3股东的同意。
10w+浏览
公司经营
股权代持的法律依据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在此种情况下,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往往仅通过一纸协议确定存在代为持有股权或股份的事实。如果说股权代持还带有一定模糊性的话,股权信托则是一个较早为人们所熟知并被很多信托投资公司应用的概念。股权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持有的某公司的股权移交给受托人,或委托人将其合法所有的资金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该资金定向投资于某公司,受托人因持有某公司的股份而取得的收益,归属于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虽然股权信托与股权代持都是委托人将股权委托给名义持有人持有,但股权代持相对于股权信托的概念外延要宽泛许多,如股权信托关注的是股权的收益,而股权代持则更多关注股权持有方式的隐蔽;股权信托注重信托人的具体管理运作,而股权代持多注重股权的归属;股权信托可操作的空间受到很多限制,目前信托投资公司也多用于职工持股中,而股权代持方式有多种多样,操作更加灵活。股权信托在的文件中多有涉及,也非本文重点,故在此不多赘述。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40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股东有法律风险吗
有的,就筹资阶段的风险主要在于融资行为的合法性风险。比如存在项目公司非法集资的风险;对于PE而言,存在基金设立与募资不合法的风险;对于股权众筹而言,存在互联网平台本身与筹资不合法的风险。该等风险都是由融资者造成,投资人不会因此而产生行政或者刑事责任,但会传导至投资人产生经济损失。
10w+浏览
公司经营
个人股票分成违法依据
[律师回复] 对于个人股票分成违法依据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
客户根据电话指令进行股票买卖,然后收益分成是违法的,证券会明令禁止这种行为,目前,关于个人股票分成的法律暂无出台,但是股票分成会被法律所禁止,构成犯罪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诈骗罪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
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根据本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组织或者利用骗取财物的以诈骗罪论处。
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人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提出虚伪的证据,使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
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本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2020元为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诈骗未遂的,不构成犯罪。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需要研究的是,行为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财物,但同时支付了相当价值的物品时,是否成立诈骗罪?有人认为诈骗罪所造成的损害是指被害人整体财产的减少,故上述行为不成立诈骗罪;有人认为是被害人个别财产的丧失,故上述行为仍然成立诈骗罪;还有人认为诈骗罪是对信义诚实的侵害,不要求发生财产损害。我们认为,诈骗罪是对个别财产的犯罪,而不是对整体财产的犯罪。(比如:被害人因被欺诈花3万元人民币购买3万元的物品,虽然财产的整体没有受到损害,但从个别财产来看,如果没有行为人的欺诈,被害人不会花3万元购买该物品,花去3万元便是个别财产的损害。)因此,使用欺诈手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骗取财物的,即使支付了相当价值的物品,也应认定为诈骗罪。
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根据本法第20条的有关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甚他发票的,成立诈骗罪。
(三)主体要件
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追加股东为被告的依据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一、股东出资瑕疵
股东出资瑕疵表现为出资不足、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等。作出裁定的条件是:
①公司无财产履行债务或其财产不足以履行债务;
②有证据证明股东出资瑕疵的事实;
③股东承担清偿责任的范围是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余额且不超过其出资瑕疵的数额。
二、公司人格形骸化
法人人格形骸化的公司一旦公司不能偿债,百般推托或者百般躲避,即使公司有财产,也早已转移到股东个人甚至于父母、子女等与公司无关人员的名下。
三、滥用一人公司人格
公司股东有滥用公司人格情形或者经申请执行人申请,可以要求股东举证证明公司财产于个人财产。若股东拒绝证明或者不能证明公司财产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
四、转移、隐匿、侵占公司财产
股东利用职务便利转移、隐匿、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是返还原物或者损害赔偿。承担责任的范围是转移、隐匿、侵占公司的财产范围或同等价值。
五、不履行清算义务
由于负有清算义务的股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清算义务而造成公司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即损害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股权 > 股东和法人占50%的风险有法律依据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