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传染性的疾病还会被刑事拘留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倘若某位公民身患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然而其具体行径却并未构成任何符合刑法规定的罪名,那么他/她通常不会面临到刑事拘留的指控。
然而,如果这样的个体做出了涉嫌犯罪的行为,例如故意散播其感染疾病或者妨碍公务等,那么即便他/她身患传染性疾病,也有可能会受到刑事拘留的处罚。除此之外,若这位公民属于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那么他/她很可能需要接受公共卫生部门的调查以及相应的隔离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二、有传染病故意传染给别人犯法吗
若有故意将传染病传染于其他人的表现,则该行为有可能构成刑事责任。
具体来说,这种行为可能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妨碍传染病防治罪以及传播性病罪等不同类型的犯罪。例如,如果行为人通过投放出传染病病原体的行为,对公众安全造成威胁,但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那么根据《刑法》的规定,该行为应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然而,如果这样的行为已经导致人员重伤或死亡或者对国家财产和私人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话,则行为人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刑期将在十年以上,甚至是无期徒刑乃至生命刑。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领土范围内的所有机关及个体,都需接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提议并遵守相关的卫生条例。
首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权进行与传染病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如采样实验、隔离治疗等等。
其次,医疗机构也应该积极配合此类防控措施,并严格遵守要求,透露有关个人隐私信息与资料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只有在遵守以上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公共卫生健康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