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者在签署试用期期间,必须提前至少3天提交离职申请,而非可立即离职;
2.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上的直接损失,则劳动者应对此进行赔偿。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合法的劳动合同订立后,在合同生效且解除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由当事人通过自主意志作出的意思表示,致使劳动合同归于消灭的法律行为。关于试用期辞职薪资的相关法规可参照《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的描述,其中第九条明确指出,在劳动关系双方根据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该在此时一次性全额付清劳动者所有薪资。此外,《劳动合同法》也有相关规定:“劳动者须提前30天以书面方式告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需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还特别强调在试用期内,除非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所规定的特殊情形,否则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在此基础上,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如果在试用期内决定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就必须向劳动者解释清楚解除的具体原因。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试用期内辞退需要赔违约金吗
在试用期中断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必须承担违约金责任,需依据特定情形来判定。从普遍实践来看,劳动者并不需要支付赔偿金,反而,若雇主在试用期内非法解除劳动合约,那么雇主方将负责对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对于经由用人单位出资为劳动者专门展开的具有深度和专业性的技术培训,用人单位可有权利与该名劳动者签署特别的协议,并且规定明确的服务期限。倘若劳动者未能遵循服务期限的规定,他们便应向用人单位支付约定的违约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违约金的金额不能超出用人单位为之提供培训所付出的实际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对于处在试用期阶段的员工来说,他们应该在决定离岗之前的至少3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辞呈申请,这样才能确保他们无法立即离开现有岗位。如果因为私自离职而给雇主带来了任何经济上的损失,那么该员工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员工正式办理离职手续时,雇主有义务一次性支付其所有工资报酬。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处于试用期阶段的员工若想终止与雇主之间的劳务关系,必须提前3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通知雇主,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否则雇主无权单方面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