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本次执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8-10
浏览10w+
李兵律师
李兵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22人
专家导读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债权人仍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仍需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若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同时,债务人可能面临信用惩戒等法律后果。
终结本次执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终结本次执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在申请人或者人民法院发现被执行人存在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或已具备具体的执行条件时,申请人可以依据自身申请或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再次启动相应的执行程序

2.若被执行人拥有明确的可供执行的财产,且该等资产并非出于隐匿或转移目的而不为人知,但由于申请人未提出申请,同时法院亦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则执行程序将无法继续进行;

3.在申请人有意愿启动执行程序的情况下,如缺乏能够证明被执行人存在可供执行财产或财产线索的确凿证据,那么执行程序同样无法顺利展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二十一条,在执行终结六个月内,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对已执行的标的有妨害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排除妨害,并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进行处罚。因妨害行为给执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造成损失的,受害人可以另行起诉

二、终结本次执行还会冻结银行卡

败诉方未能偿付金融机构或私人借款,其本人在各大银行所开设的账户资金将遭到司法机关的冻结。而且,法院有权将所有位于其名下的银行账户中的余额悉数转移至债权人或其他相关机构手中,以此来保障合法权益的实现。

其次,对于因为个人信誉问题而被国家划归为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的情况,虽然这类人群的银行账户并未受到冻结的限制,但是这对他们的个人生活与业务发展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第一条

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

(二)已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三)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

(四)自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已超过三个月;

(五)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已依法予以查找;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妨害执行的,已依法采取罚款、拘留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已依法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

第二条

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中的“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是指应当完成下列事项:

(一)向被执行人发出报告财产令;

(二)对被执行人报告的财产情况予以核查;

(三)对逾期报告、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被执行人或者相关人员,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人民法院应当将财产报告、核实及处罚的情况记录入卷。

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后,债权人仍然享有向债务人追索债务以实现自身权益的权利,而作为债务人也必须继续履行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件所规定的所有义务。如果债权人注意到被执行人尚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么他们就可以随时再度提出执行申请。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债务人可能会遭到相关信用惩戒等相应的法律后果。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7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终结本次执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一键咨询
  •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5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2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6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1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1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1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1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3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6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0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4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3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6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3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7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宿迁181****268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1****168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2****858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终结本次执行可以有几次
终结执行的次数并无明确限制。法院在强制执行时,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执行的时间,并没有每年执行次数的上限。一旦判决书生效,便可向有关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若在执行过程中,裁定终结本次执行,但后来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人可随时向原执行法院提出恢复执行的请求。因此,终结执行的次数并非固定,而是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你好,最近我听说我的案子要结束了,听说裁定书也会下来,我很好奇,所以想咨询一下有关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执行裁定书范本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____人民法院
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
( )刑初字 号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被告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与一审民事判决书相同)
本院在审理……(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中,×告×××于××××年××月××日向本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要求……(概括写明申请人的具体请求内容),并已提供担保(未提供担保的不写此句)。(法院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的,把“×告×××……“一段删去,改为写明需要采取财产保全的事实根据。)
本院认为,×告×××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依职权采取的,改为:“本院为了……(写明需要采取财产保全的理由)”〕。依照……(写明裁定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写明采取财产保全的具体内容)。
本裁定书送达后立即执行。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向本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审判长 ×××
审判员 ×××
审判员 ×××
××××年××月××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lt;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gt;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可能因被告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附带民事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根据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申请,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未提出申请的,必要时,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保全措施。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居住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在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十五日内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至第一百零五条的有关规定,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三款的规定除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60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终结本次执行规定是什么?
终结本次执行规定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社会安全不受到伤害。若是当事人满足被执行的条件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的案情为当事人进行判决。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2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终结本次执行是什么意思
执行终结是法院因特定原因决定停止执行裁判或裁决的行为。这些原因包括执行标的已实现或灭失、申请执行方撤回申请、执行前提条件消逝、被执行人死亡或无遗产或无继承人,以及其它法律制度规定的终结执行情形。执行法官一旦作出此决策,执行程序即告终止。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你好律师,你知不知道终结本次执行后程序是什么,我想要去申请终止执行,但是不清楚操作的流程
[律师回复]
1、两者都是结案方式。根据《执行立结案规定》第14条,终本和终结执行都是执行实施类的六种结案方式之一。
2、两者的都没完全实现执行债权。与执行完毕不同,终本和终结执行都是非正常结案方式,裁判文书确定的申请执行人的权益都没有最终完全实现。
3、两者都要送达终结裁定给申请人。不管是终本,还是终结执行,都属于“终结执行行为”,执行法院以这两种方式结案的,都应当制作裁定书送达给申请执行人。
4、两者都存在恢复执行的可能。当申请执行的条件具备时,当被执行人恢复履行能力时,以终本和终结执行方式结案的申请人都可以向执行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立案恢复执行时的案件类型代字都是“执恢字”。
5、两者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终本是为了探索执行实践中大量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推出机制,而将其从终结执行案件中单独剥离出而创设的一种制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终本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终结执行。
6、两者的救济途径一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人民法院终结执行行为提出执行异议期限问题的批复》,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这两种方式结案的终结裁定不服的,可依照民诉法225条规定,自收到终结执行法律文书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对终结执行行为提出异议;未收到法律文书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人民法院终结执行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中止执行和终结本次执行的区别?
1、中止执行和终结本次执行启动程序的法定事由是不同的。2、终结执行的法定事由可以参考《终结执行规定》,而中止执行的法定事由可以参考《民事诉讼法》。3、中止执行和终结本次执行所规定的期限是不同的。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终结执行与终本执行的区别点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1、两者适用的情形不同。根据《执行立结案规定》17条,适用终结执行有13种情形。根据民诉解释519条,终本适用只有一种情形: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
2、两者确立的法条依据不同。终结执行为民诉法257条所确立,终本为民诉解释519条所创设。在使用时,”终本“二字有固定的涵义,特指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简称,而”终结执行“四字也有特定的涵义,两者使用时不要相混淆。
3、两者制度设计的目的不同。终结执行是因为正在进行的执行程序出现了不可能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的法定事由,法律规定可依职权裁定结案,而终本是为了探索执行实践中大量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推出机制而创设出来的一种制度。
4、两者适用的宽严程度不同。只要出现《执行立结案规定》17条规定的17种情形时,执行可依职权直接作出终结执行的裁定。但终本适用时,为防止执行人员随意认定“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执行立结案规定》第16条对“人民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规定了极其严格的认定条件,以避免损害申请执行人的正当权益。
5、结案后是否继续查控财产不同。以终结执行的方式结案的,虽然申请人的权益没有实现或没有完全实现,但由于执行程序没有必要或不可能继续推进,恢复执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执行不会对终结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继续采取财产查控措施。以终本方式结案的,执行将对其单独管理,仍然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并实现对恢复执行案件的动态管理。
三、相关法条民诉法257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本条确立了终结执行制度以及6种适用情形,此外《执行立结案规定》17条将终结执行的适用情形扩大到13种。民诉解释519条规定:经过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或者执行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后,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依照前款规定终结执行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0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2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什么意思?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概念,指法院尽力调查后,若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则裁定终结本次执行。此裁定为短期内无法执行的案件提供暂时性结案方案。申请人需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才能恢复执行。执行程序终结是执行中止,不代表案件终结。被执行人具备可执行财产时,可申请恢复执行。执行终结案件指被执行人已全面履行义务。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终结本次执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