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雇主无理地故意延误薪资时,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并请求该机构批准支付薪资和违约金。
拖延长达半年之久的工资津贴,其应得的补偿金额应当按照应付总额的50%至100%之间进行计算和支付。
劳动者可以持相关证据向地方劳动管理机构进行投诉,间接要求劳动行政机构对该事件予以警告和惩处,并且在必要时也可恳请人民法院依法发出支付命令;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及时支付,则将被勒令增加违约金作为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公司拖欠工资可以申请赔偿吗
若企业职员遭遇薪资滞留情况,其有权申请赔偿。
然而此项权利的行使需满足规定前提条件——即拖欠之薪资导致受雇者遭受损失,抑或是由于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勒令用人单位在固定期限内支付所欠薪资,但用人单位未能按照规定期限予以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薪水支付时间应当遵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的共识和合约,并于特定日期进行支付。如遇法定假日、公众假期等特殊情况,薪金支付应当提前至紧邻的工作日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当雇主无理地故意延误薪资时,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并请求该机构批准支付薪资和违约金。
拖延长达半年之久的工资津贴,其应得的补偿金额应当按照应付总额的50%至100%之间进行计算和支付。
劳动者可以持相关证据向地方劳动管理机构进行投诉,间接要求劳动行政机构对该事件予以警告和惩处,并且在必要时也可恳请人民法院依法发出支付命令;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及时支付,则将被勒令增加违约金作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