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缓刑期间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缓刑期间,请务必留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你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应严格遵守相关纪律法条,保证自身活动处处接受司法部的严密监控及管理。
同时,必须积极参与各类教育学习、社区服务以及社会活动,并定期向司法所汇报自己的情况。
其次,当你居住环境发生改变、就业岗位有所改动、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或者与可能会对你的矫正产生负面影响的人员进行接触时,你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上述事项。
此外,根据法院禁制令的要求,如果你需要进入某类或某个特殊区域或是场所,那么事先必须得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批准,并且在获得批准后,还须将此事告知给当地人民检察院。
再次强调,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你不能擅自离开居住地所在的市、县(旗),也不能擅自更改住所所在的县(市、区、旗)。在被收容矫正期间,你需要参与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每月至少应参与八小时以上的此类活动。
最后,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如有任何情况下的违规行为,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有权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缓刑。具体的涉及情况包括:
第一,违反人民法院禁制令并情节严重者;
第二,未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报到或者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了监管超过一个月的人;
第三,由于违反监督管理的规定而遭受了治安处罚,但仍未能改正错误的人;
第四,收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未能纠正错误的人;
第五,其他严重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管理规定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
【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缓刑期间注意什么
在缓刑期内,您须严格遵守考察机关有关会客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
倘若您需离开目前居住地的市区、县城甚至转移居所,必须事先获得考察机关的许可批准;
在此期间,您必须时刻恪守法律与行政法规,积极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制约;
若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度犯罪,将可能导致缓刑宣告被撤销;
按照考察机关的具体要求,向其汇报个人活动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在缓刑期间,请务必留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你作为社区矫正对象应严格遵守相关纪律法条,保证自身活动处处接受司法部的严密监控及管理。
同时,必须积极参与各类教育学习、社区服务以及社会活动,并定期向司法所汇报自己的情况。
其次,当你居住环境发生改变、就业岗位有所改动、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或者与可能会对你的矫正产生负面影响的人员进行接触时,你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上述事项。
此外,根据法院禁制令的要求,如果你需要进入某类或某个特殊区域或是场所,那么事先必须得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批准,并且在获得批准后,还须将此事告知给当地人民检察院。
再次强调,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你不能擅自离开居住地所在的市、县(旗),也不能擅自更改住所所在的县(市、区、旗)。在被收容矫正期间,你需要参与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每月至少应参与八小时以上的此类活动。
最后,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如有任何情况下的违规行为,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有权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缓刑。具体的涉及情况包括:
第一,违反人民法院禁制令并情节严重者;
第二,未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报到或者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了监管超过一个月的人;
第三,由于违反监督管理的规定而遭受了治安处罚,但仍未能改正错误的人;
第四,收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未能纠正错误的人;
第五,其他严重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管理规定的人。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