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医疗事故找哪个部门
当遇到医疗事故时,您有权向主管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投诉。医疗事故,即是指医疗机构以及从业的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触犯了国家相关的医疗卫生法规、行政法令、部门规章与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原则,并因此故意或过失使病患遭受人身伤害的事件。
如若发生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必须依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若发生下述严重医疗事故行为,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上报
(一)病患死亡或有可能达到二级以上程度的医疗事故;
(二)涉及到三人以上人身伤害的结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其他须高度关注的情况。
至于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倘若发现或发生医疗事故、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的过错行为或者出现医疗事故争议的时候,应该立即向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汇报,科室负责人也需要在第一时间里向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汇报;而收到反馈的负责人应立即展开调查推测,详细核实真实状况,然后将所掌握的信息向医疗机构领导汇报,并且向病患进行通报和解释。关于治疗期间的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若希望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协助处理,则需要提交书面申请。申请内容需明确包含申请人的个人资料、相关事实情况、具体诉求及原因阐述等。在知道自己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后的一年内,患者都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接到申请后,卫生行政部门会在十天之内对其进行审核并做出相应决定。对于满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将予以受理,并在五日内将所需材料交给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开展鉴定,同时会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如果认为该申请并不满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条件,且无法予以受理,那将会以书面方式通知申请人并详细阐述不予受理的理由。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医院医疗事故致死如何处理
在面临医疗纠纷之际,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亲属,都享有在事故或事件不良影响发生后的一年内,向相关机构申请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权力。
若患者不幸离世,其亲属应在尸体解剖检验报告单生成且存放后,按照规定时间内提出关于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需求。
值得留意的是,进行尸体解剖检验的申请权也在上述规定时间段内,按照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学分析团队执行。
对于涉及到医疗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如对区、县或者医科大学等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出的鉴定结果存在异议,有权于接获鉴定结论书之日起规定范围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进一步的鉴定。
如果仍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有疑虑,有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直接诉诸人民法院解决争议。
当医患双方在鉴定结论方面达成共识,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友好协商;
倘若无法协商成功,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区、县或者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并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三、医院医疗事故怎么解决
针对医疗事故的解决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我们建议当事人通过协商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意味着医患双方有机会坐下来,以平等、自愿的原则,共同商讨如何解决赔偿等相关事宜。
其次,如果协商无果,患者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请求其介入处理。
卫生行政部门将对此事展开深入调查,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作出权威判定。
此外,若协商和行政处理均无法达成共识,患者还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过程中,患者需提供充分的证据,以证明医疗机构确实存在过失行为,且此种过失行为与所造成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同时,为了明确责任归属,可能还需要进行医疗损害鉴定。
值得强调的是,患者应尽快采取措施封存病历,以确保证据的稳定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医疗事故的认定及处理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并依赖于专业人士的严谨判断。
遭遇医疗事故,你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事故指医疗人员违反法规、规章,造成病患伤害。严重事故需12小时内上报。医务人员发现事故应立即汇报,负责人核实后上报并解释。争议可通过书面申请请卫生部门处理,一年内均可申请。申请审核后,符合条例的由医学会鉴定,不符则通知并解释。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