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到法院后如何取保候审
案件进入法院审判程序之后,对于取保候审的申请,相关人员需包括被告人本人、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家属或辩护律师提出。
法院会全方位考察案情发展和被告人对社会潜在威胁的程度等多种因素,权衡取保候审能否有效地防范社会风险。
通常而言,当被告人可能被判以管制、拘役以及独立运用附加刑时;
在可能承担有期徒刑以上严重刑事责任并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的条件下;
或是面临重大疾病、无法自主生活,或者已怀有身孕或者正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并实行取保候审不会产生社会危害性的状况;
或者是在羁押期限即将届满,但案件尚未审理完结,需要采用取保候审等特殊情形,均有可能获得法院的批准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案件到法院就收监吗
诉讼程序并非仅仅到法院阶段便会立刻施行监禁措施,而是需要等到法院作出裁决,判定被告人应处以有期徒刑之后,方能实施相应的拘役。
在刑事诉讼流程中,案件到达法院之后,其主要任务应当是进行深入细致的审理工作,而非立即对被告人采取收监措施。
所谓“收监”,实际上是指将被告送入监狱服刑。
负责羁押罪犯的公安机关在接收到人民法院针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以及有期徒刑的罪犯所发出的执行通知书和判决书生效之日起的一个月之内,有义务将罪犯交付监狱执行刑罚。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三、案件到法院不判怎么办
当事例送达至法院之后长时间未能得到裁决,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在遇到此种问题时,我们应该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这个事例是否已经超出了法律规定所允许的审理期限。如果确信涉案事例并未超期,那么很可能表示该事例处理较为复杂,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事例调查、取证及其他相关程序。对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首先尝试与负责该事例的法官或者书记员取得联系,咨询他们关于事例的进展状况以及尚未作出最终判决的具体原因。若是在审过程中发现存在违反法定程序从而故意拖延审判的行为,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当事人有权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或者申诉。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的是,我们的所有上诉或者申诉必须建立在合法合理且具备充足证据的基础之上。同时,请保持足够的耐心,毕竟整个司法程序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以保证能够实现公正裁决。
案件审判程序中,被告人本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律师可申请取保候审。法院会综合考察案情、被告人社会潜在威胁等,如被告人可能被判管制、拘役、独立附加刑,或可能判有期以上且取保无社会危险,或重病不能自理、孕妇、哺乳期且无危害,或羁押期满案件未结需取保等特殊情形,有可能获法院批准。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