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怎么办

最新修订 | 2024-10-10
浏览10w+
李兵律师
李兵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59人
专家导读 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法院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司法权威。首先,法院可能会暂停执行程序,等查明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再恢复。在这期间,法院会密切关注被执行人的财务状况,并对其进行全程监控。其次,法院会要求被执行人按照规定时间向法院报告财产变动情况,以便随时掌握他们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
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怎么办

一、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怎么办

若经审查被执行人的确存在无力偿付债务之现象,那么本院通常会采取如下若干重要举措以确保司法权威不受侵犯:首当其冲者,便是可能短期暂停相关执行程序,待查明被执行人名下确有足够可供执行的产权后再行重启该程序。

在此期间,本院将密切关注被执行人的财务状况并对其实施全程监控。

其次,本院还将要求被执行人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向法院报告其名下财产的变动状况,以便于随时掌握其还款能力及信用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若经审查被执行人的确存在无力偿付债务之现象,那么本院通常会采取如下若干重要举措以确保司法权威不受侵犯:首当其冲者,便是可能短期暂停相关执行程序,待查明被执行人名下确有足够可供执行的产权后再行重启该程序。在此期间,本院将密切关注被执行人的财务状况并对其实施全程监控。其次,本院还将要求被执行人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向法院报告其名下财产的变动状况,以便于随时掌握其还款能力及信用状况。

二、被执行人确实无力偿还怎么办

对于身陷背债困境且无法履行偿款义务的被执行人而言,以下几个举措或许能在应对问题时带来帮助:

首先,尽己所能地偿还部分欠款以展现出诚恳的还款意愿,如此一来,债权人有可能会考虑撤销诉讼;

其次,可以尝试与债权人进行协商,达成分期付款或延期还款的协议,甚至可以寻求亲朋好友的援助,先行归还贷款,然后再逐步偿还亲友的借款。

当面临诉讼指控时,务必积极参与庭审,努力争取在法庭上达成分期还款或限期还款的共识。

若法庭未能予以支持,则需按照规定期限全额偿还债务,否则债权人有权申请强制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涉及到上征信的信贷业务,逾期未还款必将导致个人信用记录受到严重损害,进而对未来的房屋贷款及汽车贷款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被执行人确实无能力还款怎么办

如果经执行过程中证实被执行人确实无力偿还债务,那么法院可能会采取如下妥善的处理措施:暂停当前正在实施的执行程序,并将该执行案件保留至被执行人名下具备偿付能力之时再行恢复执行;与申请执行方协商缔结执行和解协定,采用阶段性的方式完成偿债义务。在此期间,法院还会密切地监控被执行人的资产状况,一旦发现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出现,将会立即展开恢复执行的工作。此外,申请人亦可以向法院主动提供被执行方的相关财产信息,以便于协助法院更好地实施执行行动。

若经审查被执行人的确存在无力偿付债务之现象,那么本院通常会采取如下若干重要举措以确保司法权威不受侵犯:首当其冲者,便是可能短期暂停相关执行程序,待查明被执行人名下确有足够可供执行的产权后再行重启该程序。在此期间,本院将密切关注被执行人的财务状况并对其实施全程监控。其次,本院还将要求被执行人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向法院报告其名下财产的变动状况,以便于随时掌握其还款能力及信用状况。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3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81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怎么办
一键咨询
  • 135****6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4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0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3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0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4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2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2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6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4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2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0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0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被强制执行确实没有能力偿还会拘留吗
在强制执行中,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债务,通常不会被拘留。但是,被执行人需要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无法承担债务负担,比如提供详细的财产状况说明等相关资料。在执行过程中,法院会全面考虑各种数据和因素,以准确判断被执行人是否真的无力偿债。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故意隐瞒财产或有阻碍执行的行为,可能会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失信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能力还款怎么办
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更人性化和灵活的处理方式。要是被执行人没按时足额还钱,法院会考虑实际情况,给被执行人一些合理的还款计划,比如分期还或者跟法院商量减免一部分债务。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法律能公正执行,同时也会考虑被执行人的实际情况,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被执行人尽快解决困难,恢复信用,让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达到统一。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1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被执行人确实无力偿还怎么办
当被执行人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偿还债务时,法院会采取一些行动。法院会详细检查被执行人的所有资产,包括银行存款、房产、车辆和股权等。如果在当前阶段没有发现可执行的财产,法院可能会决定暂停执行程序。这些措施的目的是确保公正执行,同时努力找到解决债务问题的合理方法。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你好律师,我想问下确认之诉的执行具不具有执行效力,我朋友感觉对方没有执行效力,但是不知道感觉对不对
[律师回复] 两者的联系:
(1)法院对确认之诉所作出的裁判,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给付之诉,具有一定的预决效力。
(2)确认之诉可能转变为给付之诉。
  根据《民诉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要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所谓给付内容,就是指法律文书中确定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交付一定的财物或者完成一定的行为,如交付货款、继续履行合同等。
  综上,笔者认为,仅有确认之诉判决的案件是不适宜进入执行程序的,它只能作为发生给付之诉胜诉的前提和基础。在前第一个案例中,原告提起第二个诉讼,要求搬出属己的房屋是应得到支持的,而不适用一事不能再理的规定。第二个案例中,双方当事人要对房屋进行分割时,必须应再有一份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执行依据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民诉法》规定,案件诉讼中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原告诉讼中增加诉讼请求的,可以合并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5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决定不一致,人民法院告知原告可以变更诉讼请求。鉴于此,在审理此类确认之诉案件时,如已经发生侵害,法院应履行释明义务,告知原告可以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将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进行合并审理,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我院为了避免这种工作上的被动局面,也曾有过类似的要求。当然,原告坚持只确认之诉的,如果发生侵权,须再次诉讼,明确给付内容后方可进入执行程序进行强制执行。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1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由于未达年龄无法领取结婚证,所以我和丈夫想等年龄到了再领证,已同居多年,后来一直忙就忘了申领,妹妹说不去领证就不算是事实婚姻,所以我想来问一下新婚姻法如何确认事实婚姻效力的,没领证真的不算吗?
[律师回复] 一、人民法院如何认定事实婚姻效力
随着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更加健全,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符合结婚条件的人来说,办理结婚登记并不困难,因此,有意结婚的男女都应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这既符合法律的规定,又使自己的婚姻得到法律的保护。
事实婚姻的效力历来是法学界争论的重要问题。有的认为,承认事实婚,必然破坏婚姻登记制度,因此,凡不登记结婚的,应一律明确规定为无效婚姻。
200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5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失信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能力还款怎么办理
当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且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时,应该立即向执行法院详细报告自己的财务和收入情况,以证明自己的困境。法院会进行严格核实并评估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建议与申请人积极沟通,探讨和解方案,如分期还款、减少债务等。如果双方的协议得到法院的批准,那么执行措施可能会得到调整。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强制执行公证的效力是怎么确立的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公证法》第37条对经公证的债权文书的效力作出了规定。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债权文书进行公证后,赋予该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不经过诉讼程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申请强制执行。该条是对“公证证据证明力”的延伸,可以有效节约司法资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债权文书经公证后都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最高院和司法部颁布的《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明确了公证机构能够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 (一)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 (二)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债务双方对债权文书中给付内容无异议; (三)债权文书中载明了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债权文书经公证后即具有了强制执行效力,债权人向人民申请强制执行时,人民应当对公证文书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则直接进入执行程序。如果不予执行债权文书,则该债权文书便失去了强制执行效力。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1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确认事实劳动关系是否具有仲裁的效力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劳动争议都有诉讼时效,但是确认事实劳动关系却不是一个具体的诉。当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时,仲裁机构或自然会审理一个大前提,就是劳资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不会将一个的,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问题单独审理,因为这样没有意义。所以,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确认事实劳动关系不需要诉讼时效,用更专业的法律用语来说就是,诉讼时效只针对形成权(一种权利),而不针对一种法律关系,不适用于确认之诉。你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以下为劳动案件诉讼时效的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1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法院执行确实没能力还款怎么办
当被执行人因临时经济困难无法偿债时,可与债权人商定分期还款。若被执行人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收入,法院可终止执行。债务可分阶段支付,需债权人同意。故意拖延还款者,法院可强制执行。企业困境时可申请破产清算。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需报告财产,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将受罚款、拘留等处罚。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如何确定涉外合同成立后的执行效力
[律师回复] 一、涉外合同成立的法律适用合同成立是当事人产生权利义务的前提。一般说来,当事人一方发出要约,另一方表示承诺,合同即告成立。英美法系国家一般认为,承诺人只要把表示承诺的函电发出,合同即告成立,承诺发出的时间和地点即为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此所谓发信主义;而大陆法系国家则认为,只有要约人收到了表示承诺的函电,合同方告成立,承诺到达的时间和地点为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此所谓收信主义。 1、适用合同缔结地法。适用合同缔结地法律,主要是指当事人双方同处一地的场合所签订的合同,即所谓的“场所支配行为”原则的具体体现。“场所支配行为”原则是确定合同是否有效成立的最早的准据法,该学说认为合同乃产生于它的诞生地,所以缔结地对合同来说是一种很自然的系属。 2、适用合同准据法。所谓合同准据法就是指一个同时与几个国家的法律有关的合同,当其发生纠纷时,选择某个国家的法律作为解决合同纠纷的法律,这个被选择适用的用以确定涉外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实体法,就是合同的准据法。在合同是否成立的问题上,还常常涉及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合同是否要有“对价”以及限制或免除责任的条款是否有效等问题。对此,现代各国国际私法中,大多主张以合同准据法作出判断。但对合同内容的合法性问题,英国法认为,如果依合同准据法为不合法而无效,固然无效,但如果依合同准据法为合法而有效,则还应进一步考虑缔结地法和履行地法的有关规定,因为这涉及合同能否在有关国家得到强制执行,并最终涉及合同的效力。 二、涉外合同生效的法律适用合同的效力,包括合同在当事人之间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如当事人之间根据合同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的内容和范围,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和债权人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等。因此,合同的效力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期望或愿意发生的效果,另一方面是不履行合同时当事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关于涉外合同效力的法律适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1、适用合同的准据法。在确定涉外合同效力的法律适用中,首先要看合同准据法是不是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如果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法律,则应依意思自治原则,适用合同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因为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合同的准据法应由合同当事人双方自由协商加以选择的一项原则,是确定合同准据法的普遍原则。如果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则适用合同缔结地法,或者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或适用推定的法律。 2、在合同关系中,如果涉及物权方面的问题(如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于何时何地转让给买受人),一般应适用物之所在地法,而不应适用合同的准据法。因为: ( 1)物为客观存在的有形物质体,根据属地优先权原则,一国法对于其国境内的物有支配权,物乃受物之所在地法的约束和控制; ( 2)适用物之所在地法有利于判决的承认和执行; ( 3)适用物之所在地法使法律适用具有稳定性和统一性; ( 4)适用物之所在地法能对物权提供最有效的法律保护; ( 5)对合同中的物权的处理不仅影响合同当事人,而且可能影响其他人,不宜适用合同准据法。 3、如果违约的同时还伴有侵权的,有的国家主张对合同义务适用合同准据法,因为合同义务是合同约定的内容,其法律适用应当根据意思自治原则,首先适用当事人在合同选择适用的法律;对侵权行为则应用侵权行为地法,因为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一原则是各国所普遍采用的原则,只是理由各异,有的国家以“场所支配行为原则”为依据,有的国家以“既得权说”为依据的。 4、对于合同的履行问题,一般应适用合同的准据法,但也有些国家主张应适用合同的履行地法。如果合同有两个以上履行地,则一般适用主要履行地法。因为合同的履行是当事人行使其合同约定的义务,且属于行为的范畴,根据“场所支配行为原则”应当适用履行地法。随着WTO的加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交往将越来越频繁,涉外合同关系的发生将会越来越多。涉外合同关系是国际市场经济社会最基本的法律关系。为促进国际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使国际经济交易安全、平稳和有序的进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涉外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法律适用。只有建立在涉外合同成立并生效的前提下,才能促进交易活动的开展,才能活跃市场,推行兑争,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加速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国际市场真正得到发展。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怎么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