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是否可以进行抵押
在通常情况下,集体土地以及其上附着的建筑物是无法进行抵押的,但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得以许可则例外。以下几种财产类型将被排除在外,无法用于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如法律明确规定允许抵押的情形则不在此列;
(三)以公益事业为宗旨而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所拥有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以及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或使用权尚未明确或存在争议的财产;
(五)依照法律程序已被查封、扣押或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明文规定禁止抵押的其他各类财产。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二、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方式是什么
关于货币补偿金额,其构成元素主要包括被拆迁的集体土地住宅房屋补偿价以及宅基地土地所有权区位补偿价。
值得注意的是,集体土地之上的房屋拆迁补偿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对于涉及集体土地之上房屋进行的征用拆除行为,相应的征收补偿方式则需根据具体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明确规定;
其次,这样的征收补偿方案应当详细涵盖诸如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及标准、安置对象等相关信息。
对于沿合法途径征收集体土地的过程中,征收单位需要严格履行相关手续,例如办理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
在此基础上,经过依法审批之后,方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并正式启动实施工作。
而整个流程的开展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定程序。
此外,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当涉及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镇与乡村、集镇区域之外的永久基本农田之外的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场景时,必须获得国务院或经其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后方能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土地现状调查情况,组织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安置对象、安置方式、社会保障等内容。
三、集体土地上建房法院怎么判
涉及到在集体土地上修建房屋的裁决结果,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首先,必须明确这座房屋是否已经获得法定批准手续;若是未经授权私自修建的房屋,通常会被判定为非法建筑。然而,若房屋建设者满足在集体土地上建造房屋所需的各项条件,并且他们已按照规定完成了必要的审批程序,那么他们的权益可能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但是,如果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违反规划条例、侵犯他人权益等行为,法院有可能下令予以拆除、恢复原状或者向对方支付适当的赔偿款。同时也需要关注土地的性质特点、使用目的以及当地的相关政策法规。总而言之,法院将根据各种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
集体土地及其建筑物一般不可抵押,但法律有例外规定。排除的财产包括:土地所有权、宅基地等集体土地使用权(除非法律允许)、非营利法人的公益设施、权属不明或争议的财产、被查封等的财产、法律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