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交通事故而提起二审诉讼的问题,审判方式可采用公开开庭审理或书面审理两种形式。在民事诉讼方面,若一审案件已经做出了最终判决,且当事人对于判决结果不满提出上诉请求时,二审法院则应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审理工作;此期限通常为三个月。如遇特殊情形需适当延长,必须经本院院长批准方可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追诉的时效是多长时间
具体而言,根据刑法分则所规定的不同情形可分为以下三类情况进行讨论:首先,法定最高刑期为不满五年的有期徒刑的罪犯,其追诉时效为五年;
其次,对于法定最高刑期在五年以上但不满十年的有期徒刑的罪犯,其追诉期限为十年;
最后,对于法定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和死刑的罪犯,其追诉时效期限长达二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经过二十年后,若认为有必要继续追究被告人法律责任的,须报经至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后方能进行,此时仍可启动对该案件的刑事追诉程序。《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罪一般是怎么判的
对于交通肇事者的刑事审判过程,我们需要全面地评估各种相关因素并做出慎重判断。通常情况下,若由于疏忽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规定,导致严重事故发生,造成他人人身伤害乃至死亡或公共及私人财产重大损失时,应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然而,如果交通运输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或者其行为具有其他极其恶劣性质,那么则应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说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特指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选择逃跑的行为。至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例如造成两人以上死亡或五人以上重伤,且对事故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况。当逃逸行为直接导致受害人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之时,应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这必须建立在逃逸行为与受害人死亡后果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之上。在实际量刑过程中,我们还将充分考虑行为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积极赔偿等方面的表现。
关于交通事故二审诉讼,审判方式可选公开开庭或书面审理。在民事诉讼中,若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并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应在收到上诉状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理。特殊情况下,如需延长审理期限,须经本院院长批准。二审旨在确保案件公正、高效地得到解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