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的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所谓立案,这其实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及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各种形式的举报、控告、自首以及自诉人提起的诉讼等相关线索材料,按照各自的职权范围与标准逐一进行严谨审慎的审核之后,从而作出决定是否将这些材料作为刑事案件进行深入调查或审理的一项重要诉讼程序。而立案的具体条件通常涵盖了如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必须要有犯罪事实的存在;换言之,就是指在社会中已经发生了某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而且还需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证据材料来加以证实。
其次,必须要对所涉及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这类行为理应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最后,案件必须归属于该司法机关的法定管辖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案件必须在该机关所拥有的地域、级别以及职能权限范围内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立案需要满足哪些具体的条件?
立案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有明确的原告和被告,原告是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主体,被告是被诉方;二是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即明确要求被告做什么或承担何种责任,且有相应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来支撑;三是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涉及案件的性质及法院的管辖权限等。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法院才会予以立案,进入诉讼程序。如不满足,可能会被要求补充材料或不予受理。
三、立案后多久能有结果呢?
立案后的处理结果时间因案件类型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简单的民事案件可能在3个月左右审结,普通民事案件通常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6个月。刑事案件中,侦查阶段一般2个月,最长7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1个月,最长1.5个月;审判阶段,适用简易程序的一般20天内审结,普通程序一般3个月,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3个月等。但实际情况可能会因证据收集、法律程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无法确切给出具体时间。如果案件较为复杂或存在争议,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立案是公检法依据职权,对举报、控告、自首、自诉等线索材料进行审核,决定是否深入调查或审理的程序。立案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存在且有证据;需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属该司法机关管辖范围。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